毛主席是中国的领导人,众人也知道他是没有去军校学习,就是妥妥的文人,连枪都没有开过,可是这么一个文人却能够指挥群雄,带着众人经历千辛万苦最后赢得胜利。那么毛主席为啥有这样的能力呢?而众元帅们也说出了原因,而叶帅说的是最中肯。
朱德领导了南昌起义后,后来就带着起义部队来到了井冈山,在井冈山上毛主席已经领导了秋收起义并在这里建立了根据地,所以这两路部队就顺利会师了,后来两个人就成为红军的创始人,如此革命新篇章开始了。
朱德曾经说,他对毛主席是非常敬佩的,而朱德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毛主席的支持,还曾经说过朱毛不分家。由于张国焘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在与敌人的最后一次反围剿作战失败,从而开始了长征。
可是在长征的时候,张国焘竟然还要搞分裂,于是就急于拉拢红军中的将领,来充实自己的势力,由于朱德当时在部队里的声望比较高,因此就对朱德进行了拉拢,可是朱德却直接拒绝了,并且还在会议上就说,朱毛红军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如果分开了还能称为是朱毛红军吗?
朱德在与毛主席合作多次后,对毛主席的才能更加钦佩,还曾说,中国想要革命成功,就一定要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进行。由于朱德对毛主席的支持,才使得我党赢得最后的胜利。
贺龙是1936年与毛主席相识的,虽然他与毛主席见面的时间比较晚,可是他对毛主席的敬佩却一点也不少,主要是因为贺龙之前就读过毛主席写的文章,还知道毛主席的英雄事迹,这让贺龙特别崇拜。虽然贺龙还没有见到毛主席,却在心里认可了他,并且还在会议上说过,有谁要反对毛主席的话,就需要问他答不答应,而且他还是要跟着毛主席干到底的。
长征之后,党内的左倾分子就质疑毛主席的观点,可是贺龙却站出来说,如果不是这些人搞分裂的话,又怎么会使得红军有这么大的损失呢?如今这些人还想要搞分裂,争权夺利,如果有人想要搞分裂,就先问问他同不同意!
贺龙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他对毛主席的崇拜,并且贺龙还给毛主席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毛大帅。由此可见贺龙对毛主席是多么的崇拜,不算是任何时期都没有改变过,他都会拥护毛主席。
陈毅认识毛主席也是在上了井冈山之后,两个人对文学比较擅长,所以在见面后,就经常进行诗歌方面的交流,虽然才刚刚见面,可是两个人却如同老友一样熟悉,对于毛主席的胸怀还有志向,陈毅也是非常佩服的,因此他才会如此坚定的跟着毛主席。
1929年毛主席的提议在七大会议上没有被通过,也被迫离开了红四军,陈毅就被选为了书记,虽然他比毛主席的职务高,可是却从来不会在毛主席面前摆架子,对于毛主席他是绝对信任的,甚至在一些会议上还多次说过,如果有人不相信润之,那就说明你的水平还不够。
在众人的评价中,叶帅给出的评价是最中肯的,他说毛主席会领导众人,也是因为他个人特点比较鲜明,不然也不会领导众人,受众人的敬仰与信任。
因为各个元帅有出色军事能力的时候,也都有各自的脾气与特点,可是他们却都愿意听从毛主席的领导,而汇聚在一起干革命,从这一点来看,毛主席身上的凝聚力比较强,而且众人对毛主席是真心佩服的,不然就不会聚集在一起,并且团结一致赢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所以毛主席能成为领导人是众望所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