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比较重要的机构中就包括了中央政治局,而且这个机构还被称为是我党的大脑与中枢,可见这个部门是多么的重要,能够进入这个部门的将领,也都是能力出众并且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而且他们进入之后,也都属于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了。
在1928年党的十二大上,有25个人被选为了政治局的委员,而开国将帅有11人,可以说占据了一半。不过国家正处于发展阶段,也是比较重要的时刻,有三位身体还不错的元帅,他们就是徐向前,聂荣臻还有叶剑英在自己的岗位工作,因为在部队历史中的地位高,所以他们被选进政治局也是理所应当的。至于另外的九个将帅也都是来自不同野战军的,不过四野代表的这个将领却与四野的联系不怎么深,而来自二野的将领是比较多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解放战争的时候,我军为了作战需要,成立了四支野战军部队,由于华北地区是比较特殊的,所以这个地区没有设立野战军,也没有设立番号,不过却领导着三个野战兵团,因此这些部队就被称为华北野战军。不过从华北部队里出来的将领也非常多,而能够进入政治局的将领就是杨得志,算的上是华北的代表人物。杨得志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跟着刘邓作战,日军被打败之后,他就被组织派去了东北。
可是在他领导部队来到河北蓟县的时候,遭到了国军的封锁,而他的部队没有办法冲破敌人的封锁,就只能继续在晋察冀的领导下作战。1946年12月晋冀鲁豫的情况危急,杨得志就想要带着部队回去,可是聂荣臻却不愿意放手。后来还是苏振华带着部队回去了晋冀鲁豫,而杨得志被留在了晋察冀,从此他就成为华北的名将。
杨得志对人际关系的处理非常好,与很多人都能够和睦相处,就算是在建国后,他也依旧不受那些政治风波的影响。1979年邓公在卸任总参时,就在中央选择候选人时,对于杨勇,杨成武的提名却没有人支持,而提到杨得志的时候,却有不少人表示支持,可见他在部队的人缘还是不错的。
杨得志当上总长后,1982年他就被选进了政治局,可以说这是他人生的巅峰。1982年中被选为政治局委员的,有两名是来自一野的,他们是王震与余秋里。要说王震的资历还是比较突出的,战争年代担任不少重要的职务。
要知道最初的大将名单中有王震,可是后来却被去掉了。虽然王震没有被授予大将,不过他之后的成就却非常高,担任过副总参,还有副总理,1982年进入政治局,1988年他还成为了副主席。
余秋里战争年代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是财政部长,后勤部的政委,还有工业部长,国家的计委主任以及副总理等职务。1982年,他成为了政治局的委员,后来还担任了总政主任,可见他在党内的地位有多高。
来自三野的将领有一个,他就是韦国清,虽然他在三野中不是特别突出的,不过他却参与了越南战争,这也是他的加分项,最后成为政治局的委员,而且建国后,他也担任不少重要的职务,成就还是非常不错的。
来自二野的将领就多了,有三个人分别是宋任穷,张廷发还有李德生,宋任穷与王震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后续发展比较不错,而李德生就是后起之秀,受毛主席器重,张廷发建国后去了空军部门发展,做出不小贡献,所以他们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就被选去政治局了,乌兰夫勉强算作是四野的代表,因为他是蒙古自卫军的统帅,不过却被编入四野中,所以只能勉强说他是四野进入政治局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