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两个水平正交方向横波激发、一个垂直方向纵波激发地震波在三维各向同性、各向异性、双向及黏弹性介质空间的产生及传播理论,近地表纵横波参数调查方法及静校正技术,各向异性介质叠前快慢波数据分离及成像等处理技术,纵横波联合构造解释、沉积相预测、岩性与流体识别,气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及剩余气藏预测等。


随着油气勘探领域的不断拓展,油气勘探的难度不断加大,我国油气勘探开发进入新的重要历史时期,中浅层岩性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及成熟区挖潜等是油气增储上产的重点方向。我们需要更加精细和先进的地震勘探技术来提高找油找气的准确性和效率。九分量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新技术,相较于传统纵波地震勘探方法,具有更多分量的数据,包括纵波数据、横波数据及各类转换波数据。各类数据对不同储层及流体的响应特征不同。例如,横波与纵波相比,具有传播速度低,只在岩石骨架中传播,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发生横波分裂的特征。因此九分量三维(3D9C)地震勘探技术对解决中浅层地质问题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横波几乎不受流体影响,可以准确刻画中浅层气云区地质构造形态;分辨率比纵波高,可以提高到纵波的1.5倍以上,识别3~5m断距的断层、3~8m厚度的储层;利用横波的分裂的特性,可以预测裂缝带裂缝发育强度和主体方向;横波结合纵波多信息应用,可以使我们获取更详细的地层信息,包括岩性、物性和流体等。这些信息能够提高油藏建模和剩余油气分布范围预测精度,提高钻探成功率,对于油气田资源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九分量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油气勘探的新方法,在未来的油气勘探中,九分量三维地震勘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九分量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能为油气勘探提供更高效、更精确的勘探方法,可以更精准地确定地层中的断层和构造形态,同时获取更详细的地层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提高找油找气的准确性和效率。其次,九分量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包括低渗透、深层、海洋和非常规领域。通过与其他先进技术的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地下地质情况,提高找油找气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油气勘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最后,九分量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油气田开发的效率和可持续性。通过对地下地层的精确分析和反演,可以更好地了解油气田的储量和开发前景,为油气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总之,九分量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前景广阔,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油气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更在于推动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和促进油气田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九分量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将在未来的油气勘探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内容简述

本书共分为五章。

  •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地层介质地震波传播理论。第一节介绍了各向同性介质基本原理及数值模拟;第二节介绍了各向异性介质基本原理及数值模拟;第三节介绍了双相介质基本原理及数值模拟;第四节介绍了黏弹性介质基本原理及数值模拟。这一章为后续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提供了理论基础。

  •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地震资料采集技术。第一节介绍了激发装备及技术;第二节介绍了观测系统参数论证;第三节介绍了高效P、S波观测系统及实施;第四节介绍了横波表层调查及横波静校正技术。这一章为后续的地震资料处理提供了高品质的原始资料。

  •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3D9C地震数据矢量处理。第一节介绍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2D9C地震波场特征;第二节介绍了方位各向同性介质3D9C地震波场特征及矢量处理;第三节介绍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3D9C地震波场特征;第四节介绍了判断裂缝方向是否随深度变化;第五节介绍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四分量纯横波矢量处理;第六节介绍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SP波矢量处理;第七节介绍了可控震源施工因素对9C地震数据的影响及处理方法;第八节介绍了3D6C纯横波矢量处理。这一章为后续的地震资料解释提供了处理基础。

  •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多波地震资料解释技术。第一节介绍了多波地震资料评价技术;第二节介绍了纵横波联合标定与匹配技术;第三节介绍了多波联合解释技术;第四节介绍了沉积相分析;第五节介绍了多波反演技术;第六节介绍了储层预测技术;第七节介绍了纵横波联合流体预测技术。这些技术实现了气云区精细构造描述、储层预测与流体预测。

  • 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气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第一节介绍了气藏地质建模技术,详细介绍了地震建模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构造建模和属性建模等;第二节介绍了气藏数值模拟技术,详细介绍了数值模拟的计算和应用,包括动态分析、数值模拟及历史拟合等。这些技术和方法为气藏的剩余气的预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参考。


点击图片可跳转购买

本书可供石油物探、石油地质、油藏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文摘自科学出版社2024年12月出版《九分量三维地震理论和应用》一书,内容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本文编辑:王运 wangyun@mail.sciencep.com)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