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碧蓝的爱琴海上岛屿星罗棋布,成片的岛屿建筑与海天相接,成为著名的旅游打卡胜地。然而,从2025年1月末至今,上千次的频繁地震,让当地岛民、游客恐慌甚至离岛,其中,就包括了在电影和旅游胜地榜单中常常露脸的火山岛——希腊圣托里尼岛。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西端的希腊,是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的交界处,区域地壳运动较为频繁,地震较为常见。”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田兵伟2月6日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沉睡在地震带上的圣托里尼,曾经在1956年经历过7.5级地震,这次地震引发了大规模海啸,成为整个欧洲20世纪前三强的地震之一。
2025年新年的数百次地震,会不会是大地震的“前戏”?专家们的观点尚有分歧,“未来圣托里尼岛是否还会发生更大的地震,这是一个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地震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科学技术尚无法准确预测具体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田兵伟说。
圣托里尼岛 图据央视新闻
新年以来 名胜小岛地震不断
连日来,希腊旅游胜地圣托里尼岛(Santorini)及周边海域地震频繁。根据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2月3日发布的消息,自1月28日以来,已记录超过555次地震。据美联社4日报道称,自1月24日以来,圣托里尼岛和阿莫尔戈斯岛附近海域频繁发生地震。上周末,希腊官方共监测到200余起地震,受灾区域震感强烈。
希腊政府高度戒备并已采取多项紧急措施应对可能的风险。地震活动引发全球媒体关注,部分专家警告,不排除未来可能会发生更加强烈的地震,并且这一现象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据报道,针对数日来频繁的地震活动,不少当地民众猜测与该岛的火山活动有关。尽管有专家辟谣称,此轮地震活动是地壳运动引发,与火山活动无关,但目前希腊科学界对引发圣托里尼岛地震的可能原因意见不一,专家的观点分歧也加剧了公众的焦虑。
圣托里尼岛和周边海域地震不断 图据央视新闻
200多次地震只是“前戏”?
中国驻希腊大使馆已发文提醒该地区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地震和次生灾害,尽快转移至安全地带。希腊地震学专家斯科迪利斯警告称,之前的200多次地震只是“前戏”,真正的灾难尚未到来。
而地质学与自然灾害管理教授莱卡斯则称“发生6级或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低。圣托里尼居民可以放心,没有必要恐慌或仓促撤离”。
“此次圣托里尼岛发生的地震为地壳运动引发的地震,即构造地震。地震的发生通常与地壳板块的活动密切相关,希腊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西端,是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的交界处,因此区域地壳运动较为频繁,地震较为常见。爱琴海位于上述多个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较为活跃,地震活动也相对频繁。”田兵伟如是说。
7.5级地震 几乎曾夷平圣托里尼
圣托里尼岛是位于爱琴海南部的一座火山岛,是一个风景如画、历史遗迹丰富的旅游胜地,每年接待约300万游客。其形成原因和地理位置特殊,“火山岛恰好处于地壳板块活跃的区域”,“构造运动和火山运动是形成地震的两大诱因,因此圣托里尼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田兵伟解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7月9日圣托里尼岛以南约30公里的阿莫尔戈斯岛附近发生里氏7.5级地震,震中位于阿莫尔戈斯岛南部海域,地震对圣托里尼造成严重破坏,并在13分钟后发生了7.2级余震。此次地震几乎夷平了圣托里尼,圣托里尼岛上的村庄约80%的房屋被毁。地震引发的海啸波高达20-30米,袭击圣托里尼及周边岛屿,造成5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并引发了大规模海啸,是整个欧洲20世纪前三强的地震之一。
当地商人称,平均每10分钟就震一次。图据央视新闻
岛民何去何从?
新年以来频繁的地震让圣托里尼岛部分居民、游客和工人因担心发生更强烈地震而乘坐渡轮、飞机等交通工具离岛。据希腊媒体2月5日报道,截至4日晚间,已经有上万人撤离圣托里尼岛。根据希腊民防部门的命令,圣托里尼岛和附近的伊奥斯岛、阿纳菲岛、阿莫尔戈斯岛的学校将关闭至7日。
“希腊相关部门采取停课、劝离疏散和关闭景区等紧急地震避险措施,是因为此次地震群发后,不仅有大地震的风险,持续小震也可能导致发生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田兵伟补充道:“然而未来圣托里尼岛是否还会发生更大的地震,这是一个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但存在这样的风险。”他解释,地震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壳板块的运动状态、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变化等。因此,虽然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研究地震活动的规律和地质构造特征来评估地震风险,但目前科学技术尚无法准确预测具体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
“对于岛上居民来说,是否应该马上离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地震活动确实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居民们对于自身安全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立即离岛也可能带来一系列实际问题,如交通拥堵、物资短缺以及可能的社会混乱等。”
“建议居民尽早掌握地震自救互救知识,熟悉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和疏散路线,适当储备应急物资和应急包,如果地震活动持续加剧,且有关专家评估认为岛上存在极高的安全风险,那么居民们应该遵循政府和专家的建议,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岛屿地震如何应对?
田兵伟解读,在岛屿地震的应对策略中,主要是针对岛屿的地震及次生灾害风险进行针对性防范和应对,比如岛屿地震可能引发火山、海啸、滑坡等次生灾害,因此首要的是建立完善的综合灾害预警系统,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准确预警地震及次生灾害活动。当预警系统发出警报时,居民和游客应立即采取行动,遵循预先制定的情景化应急预案进行应对。
对于居民和游客而言,了解并熟悉家中或所住酒店及周边的避难所位置至关重要。在地震发生时,迅速前往避难所可以大大降低受伤的风险。同时,家中应储备足够的食物、水和急救用品,以应对可能的长时间避难需求。此外,需要增强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并在岛内做广泛宣传,制定多语言的自救互救手册。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让居民了解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包括采取适当的避难姿势、避免靠近危险物品等。
游客除了在掌握旅游目的地风险以外,时常确保手机等通信设备电量充足,确保紧急时通信渠道的畅通,及时获取政府和使馆发布的最新信息和指令。
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地震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另一方面也对地球科学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地震塑造着地表上的自然景观、导致地形地貌的变化,火山岛圣托里尼的地形地貌被地震塑造着,风景如画的四川九寨沟也被多次地震塑形。面对自然,人类始终是渺小的,专业地研究、科学地预警、正确地防范,和谐地共处,可能是降低恐惧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