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工第一天,丰田就来了个大新闻。
昨天,丰田宣布将要在上海市金山区独资建立一座雷克萨斯纯电汽车和电池工厂。丰田也成为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国内独资设厂的车企。
丰田的说法是长三角这边有成熟的产业链基础、物流网络、人才体系及市场规模,来这搞电车,可以 “ 将中国客户的期待以中国速度反映到产品中 ” 。
你小子。。终于知道自己产品更新太慢啦, ES 都卖七年了还不换代。
而纯电雷车,计划在 2027 年投产,并且会有 “ 划时代的革新性生产技术 ” 。看到这个时间,我第一个想到的,恰好是丰田自称要在 2027 年量产全固态电池,难不成憋的这个大招,就是为了等它?
说起来,关于雷克萨斯要国产这事儿,脖子哥印象里已经传了不止十年了,而且每一次都有新说法。
早在 2006 年,雷克萨斯就表示,如果国内销量超过 3 万辆,会考虑国产。后来几年,哥们一直不愁卖,当初说的 3 万辆的目标也一直在涨,那会儿建厂还必须得合资,这意味着利润会被分流,哪有库库卖车挣快钱重要。
然后到 2015 年前后,国内车市连续多年的增长开始放缓,雷车也不再疯涨,建厂这事儿就更没下文。
直到看着国内新能源卖得越来越好,雷克萨斯这次才终于下定决心,再不在中国弄个厂子,怕是以后真有点难搞了。
首先,这个工厂只做纯电车型。初期规划年产能 10 万辆,和小米第一个工厂差不多。
虽说雷车主要都是靠油车,它的纯电一直没啥存在感。现在雷车在售的车型里,只有一款 RZ 是纯电,一个月只卖个一两百台。
但它如果把油车拿来国产,确实有点砸自己的饭碗。
因为雷车这么多年的一大卖点,就是纯进口。打开雷克萨斯的官网,点开品牌理念就能发现,排在第一个就是匠人匠心。
国内买到的雷车几乎都是日本制造,特定工厂生产早已被雷克萨斯标榜为品牌最大特色( 可能没有之一 )。什么经历 6 万小时磨练的匠人,能够看见常人无法看到的污点,还有手术般的精度调整发动机等等。。。
总之,工匠精神、豪华底蕴这些在产品以外的东西,经常被雷克萨斯当做重点来宣传。
我不是说这种东西有什么问题,雷克萨斯本来作为丰田的高端品牌,它下面也有 LX 、 LS 这种上百万的超豪华车型,确实需要这些包装来承载它的品牌溢价。
但这些东西你在机械结构复杂的油车上说说可以,放到已经变成大号电子产品的电车上,属实讲不出什么花样来。
所以干脆油车还是搁岛国造着,中国这头全心全意去搞下一代电车。这战略听着肯定靠谱,唯一一个问题是,现在布局,要到 2027 年才有车,会不会有点晚?
脖子哥的判断是,来中国建厂是步好棋,但在 2025 年选择独资建厂,则是一步险棋。
我不是在绕大家啊,且听我解释解释。
咱先看看现在的全球电车市场,可以说中国是一枝独秀,特斯拉最大的工厂在上海,比亚迪连着当上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电车这条产业链,从上游锂矿,到下游电芯、电机、电控等各种配件,在国内都有足够多的供应商,规模够大,并且卖得还便宜。
成本优势摆在这,最大的电车市场也在这,你想造电车不可能不考虑。
其实从丰田这两年的一系列动作就可以看出,它嘴上的纯电战略虽然反复摇摆,前任社长丰田章男,一会儿说大力发展纯电,一会儿又说电池不环保,要抵制电车,但它也比较 “ 听劝 ” 。
丰田的第一款纯电 bZ4X 出来后口碑不好,第二款纯电 bZ3 马上就和比亚迪合作,上了迪子的刀片电池,还进了网约车大军。
国内做自动驾驶的两个明星企业 Momenta 和小马智行,丰田都撒了大把银子投资。根据腾讯新闻之前的消息,丰田全球车型智驾方案将采用 “ 丰田 + 华为 +Momenta” 三方联合方案模式,硬件用华为,软件用 Momenta 。
但它这回的工厂选择了独资,而没有和一汽、广汽这两个老搭档继续合作,给我的感觉是雷克萨斯在赌。
赌它这个品牌在国内市场好使,也赌那个时候新技术可以搬上车。
要知道,在汽车价格战最疯狂的这两年, BBA 、沃尔沃、路虎捷豹这些豪华品牌几乎全在下滑,而雷克萨斯竟然能连着增长。
2023 年卖了 18.14 万辆,同比增长 3% ;2024 年卖了 18.19 万辆,同比微增 0.3% 。虽然涨幅很小,但也多少能说明它在国内有一定的拥趸。
从品牌价值的角度出发,独资能让雷克萨斯血统纯正,匠心精神那一套可以照搬过来。
但关键是,在电车上,国内车企们连着卷了这些年之后,消费者们早已认清品牌没啥鸟用。别跟我扯格调、历史那些有的没的,现在买电车就看你有哪些配置,产品能不能打。
看看那些国产的纯电 BBA ,无一例外,都无法复制它们油车的辉煌,甚至被嘲笑为 “ 杂牌电车 ” 。
大伙儿早已看穿,电车和油车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品类,而且 BBA 的电车没卖好,对于品牌来说反而是一个负加成,导致油车的盘子也跟着遭殃。
丰田自己的电车也撺掇有几年了,但成果嘛。。。也是不忍直视。刚过去的2024 年,丰田全球一共卖了 1082 万辆车,其中纯电仅仅占到了 1.4% 。
就现在国内的电车市场而言,不管你是叫雷克萨斯还是叫凌志,大家只会拿着你的产品挨个对比,续航有多少,智驾强不强,舒适性配置多不多。
你跟我谈匠心精神、品牌价值?不好意思,哪来的回哪去。
之前,何小鹏等车企大佬就预言过, 2025-2027 这几年是淘汰赛,一大波车企会倒下。能存活下来的品牌,一定是在产品、运营、设计等各个维度都有实力的企业。
雷克萨斯这么晚才出牌,显然是想在大伙儿杀完了才进场。只是到时候它的产品能不能比得过扛过淘汰赛的这些人,现在并不好判断。就算你搞出了固态电池,那到时候国内车企难道就不会有吗?
说到底,品牌加成在电车时代已经被抹去,现在大伙儿站在同一起跑线,本质上还是产品力的竞争。说得再严重点,如果雷克萨斯不能拿出足够有诚意的电车,也是有可能加速它在中国市场的死亡。
当然,晚进场不一定就是坏事。BBA 的首波电车没成,根本原因是它们没有撇开油车,魔改油车的平台,用做油车的思路做电车。它们现在也意识到了,也在推纯电平台的车型。
这些前车之鉴,也可以给雷克萨斯提个醒。
在新能源上,丰田的动作其实并不晚,只不过人家一开始就奔着后期去打的,瞄准的都是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这些下一代技术。
这些前期的技术积累,能不能帮助到它完成后期大翻盘,只能等到 2027 才知道。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国产的雷克萨斯电车,不可能再给你玩加价那一套了。
万一实在卖不动了,它也可以往国外卖嘛。。。
撰文:白日梦
编辑:面线 & 脖子右拧
美编:萱萱
图片、资料来源:
雷克萨斯官网
腾讯新闻,一线|丰田将与华为、Momenta共同推出智能驾驶方案,搭载全球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