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介绍的是一位胶东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作刘茂忠,生活在五代北宋时期,籍贯为吉州安福县(现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与胶东半岛的主要交集为曾在北宋之初担任过登州刺史。(注:北宋之初,各州尚设刺史,且有实权,后逐渐被知州所取代。)
由于年代较远且档案缺乏,刘茂忠曾任登州刺史一事在清代的《登州府志》中并无记载,但《南唐书》《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料中有所提及,总体应属可信。
根据记载,刘茂忠原名刘彻,后来有人提醒他说:“刘彻乃汉武帝也,非人臣所能名。”(意思即:这是皇帝的名字,对于普通人来说太大。)其因此改名为刘茂忠。
唐末五代时期,天下大乱,盗匪横行,刘茂忠起初也干过打家劫舍的勾当。后来朝廷下诏“募盗为兵”,他就此应募从军,并屡立战功,升到了吉州兵马都衙的位置。而此时的吉州,系十国当中的南唐的辖区。
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刘茂忠又被提拔为袁州刺史。他大概是有感于李煜的知遇之恩,对其颇为忠心。这一忠心,在北宋攻灭南唐期间体现得尤为明显。
史载,宋军攻下金陵俘获李煜之后,南唐剩余州县大多望风而降。但刘茂忠却与吉州刺史“申屠令坚”相约誓死报国。然而,后者不久就意外身死,刘茂忠失去盟友,不得已而开城归顺北宋。
此后,刘茂忠被宣至汴梁觐见宋太祖。宋太祖责问他昔日兴兵侵扰边境之事,刘茂忠不卑不亢地回答道:“臣事李煜惟力是视,虽陛下亲征,臣当殒身不顾。”
这一回答让宋太祖十分感慨。其认为刘茂忠有“忠臣之节”,便仍委以官职,令其出任“登州刺史。此系开宝九年(976年)下半年之事。
刘茂忠在登州任职的时间并不长,但也留下过相应的逸闻故事。据说,他当初前往汴梁觐见途中路过淮河渡口,结果遭到渡口守关小吏的刁难和羞辱(其对刘茂忠“袁州刺史”的身份嗤之以鼻,把他称作“亡国之俘”)。不料天道轮回,后来刘茂忠出任登州刺史,那名小吏恰好因获罪而被贬至登州。
面对这一难得的报仇机会,刘茂忠毫不含糊,他命令小吏每日必须到衙门点卯,点完卯之后就在院子里罚站,以示羞辱。对方最终惭愤而死。此后,刘茂忠则奉调还朝,因金疮复发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