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后强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川菜产业分会首席顾问)
我国2025年的一个重大事件是——海南岛年底完全封关!
为此,海南省委1月2日召开推进大会,要求吹响封关“总攻号”,发扬特区精神,以“舍我其谁、挺膺担当”的责任感、“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紧迫感、“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确保2025年底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封关任务!
很多人对此很迷惑,因为很容易把“封关”与过去的封路、封街、封城等发生联想。其实,这个封关,与“封岛”“封城”“封路”毫无关系,绝对没有限制公民进出海南岛行动的意思。相反,“封关”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好处、红利、机会很多,特别是为海菜(“海南菜”)发展带来重大机遇。那么,2025海南封关到底是啥意思?
第一什么是封关?
“封关”是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重要举措,就是把整个海南岛用税收政策给封闭起来,经济自成一体,内地的货物到海南岛算“出口”,海南岛的货物到内地来算“进口”。
中国过去只有“自由贸易区(试验区)”,没有“自由贸易港(全省)”,海南岛算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国务院于2013年8月22日正式批准设立中国自由贸易区,目前已批准设立的自由贸易区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共计21个。最近的是2023年10月21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设立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可以肯定地说,“封关”并不是“封岛”,更不是“封城”“封路”“封街”,它是一个海关监管的专业术语,意味着海南全岛将形成一个“境内关外”的特殊经济区域。换句话说,海南尽管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在海关监管体系中,封关后的海南将被视为“境外”,从而享受零关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海南“封关”的核心在于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监管新模式,目的在于推动海南与全球市场的深入接轨和融合,同时维护国内市场的稳定与安全。所谓“一线放开”,主要是指在禁止、限制进出口清单以外的货物自由进出,在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以外的货物免征进口关税。意味着海南与境外(如欧洲)的货物、资金、人才等要素流通将更加自由,实现贸易与投资的高度自由化;“二线管住”,则强调从海南进入内地(如四川、河南)的货物需经过海关的严格监管,按进口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照章征税,以确保国内市场的统一与安全;一二线管理的特点是宽进严出,即从内地及境外入港自由,但从海南离境或前往内地按照进出口管理,岛内流动自由。“岛内自由”,主要指岛内实行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海关对企业及机构实施低干预、高效能的精准监管,货物在海南岛内不设存储期限,可自由选择存放地点,实施“零关税”的货物,海关免于常规监管。这一变革将在2025年底前全面落地,届时,海南将全面进入全岛封关运作的新阶段。
海南自由贸易港示意图,黄色虚实线的椭圆表示海南岛,红色椭圆表示除海南以外的中国内地,其余部分表示境外区域。箭头表示货物流动的方向,绿色的虚线表示物品自由流动的方向,红色的实线则表示物品按照进出口管理的流动方向。此图来自刘家诚、熊安静、黄景贵的文章
大家应该知道,海南封关不同于香港的管理。首先,香港是一个特别行政区,有着独特的政治和法律地位,海南则没有,仅是一个“特殊关税区”。其次,香港是全球知名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而海南封关则是为了推动其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还有较长发展道路。封关,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核心环节,目的在营造一个更为开放、便捷、高效的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以此吸引全球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涌入,为海南乃至中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第二封关有什么意义?
海南封关对游客与海南居民带来深远影响。
岛外游客来说,一是买东西更便宜。封关后,海南岛上的很多进口东西(除了少数要收税的)都不用交关税了,价格自然下降,游客可以买更多便宜的国际知名品牌。把海南买的进口商品带回家,每人每年有10万的免税额度,10万以内一分钱的税都不用交,对于一般购物者,10万元免税额度则足够使用。二是是国际游客签证更容易。许多国家的游客来海南可以免签,入境手续更简单和方便。这一政策与香港,澳门完全相同。只要有护照,就可以申请自由进入海南。目前,海南已经对59个国家的旅游团实行免签,今后还将对外籍个人实行免费申请落地签。
对海南当地居民来说,一是提高生活质量,当地人也能享受到更多进口商品的免税优惠,生活成本自然降低了。二是海南人出国做生意、旅游都更方便了,进出口东西不交关税,资金流动也更自由。三是个人所得税降低了,海南人到手的钱更多了,生活当然更滋润。
对整个海南来说,一是封关后海南的进出口贸易会更加活跃红火,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人才来海南,使海南成为外国人特别是外资、外企、外货自由流动之岛,经济更有活力。不仅要让外国人自由进出海南,也要让国人和国内企业更加自由地出海。二是封关后的海南,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会更高,吸引更多的国际合作,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经贸交流平台。海南成为特别关税区,最特别之处就是零关税,不封关的话就可能出现走私行为,严重走私会给经济社会造成损失和混乱。如果在内地某个地方实行封关运作,需要用铁丝网把关区围起来,但在海南,大海就是天然的封关铁丝网,走私很难,封关成本在理论上为零。
海南“全岛封关”是海南产业转型的标志。以地产为核心的时代即将结束,将全面转向贸易、金融、旅游、制造、高新技术等。将土地资源用于产业发展,禁止建设房地产开发中的产权式酒店,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建设商品住房,禁止利用一线海岸带建设商品住宅。旅居地产逐渐转变为“旅居+自住”的复合型地产,市场的需求正逐渐趋于复杂和多元化。有学者认为,海南岛将会成为“香港”或“济州岛”,但它是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
根据总体规划,未来海南将成为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岛屿(目前中国只有香港和澳门能够做到这一点)、将成为“互联网信息自由”的岛屿(继香港,澳门之后中国第三个全球互联网开放区域)、将成为国内“离岸交易中心”岛屿(聚集大量的贸易结算资金、也是区域金融中心)。总之,海南在“全岛封关”时代至少将迎来资金自由流动+互联网全球开放+人员自由出入+离岸贸易金融中心等四大政策红利,这些都是发展餐饮和海菜的重要机遇与保障。
第三“封关”对“海菜”发展有什么作用?
封关将让海南自成体系。封关将海菜自成菜系。
把海南菜简称“海菜”。用“海菜”名字比用“琼菜”好,因为老百姓最怕“琼(音“穷”)”。海菜之名很大气,具有海洋的宽广、海啸的力量和海浪的情调,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包容开放的理念,使人联想到天空与大海。海派气质能够让海菜与川菜、粤菜等八大菜系平起平坐,为世界人民的味蕾服务。
随着封关程序的完成,海南居民能真正开启自贸港的生活模式。在实行“境内关外”的管理模式后,“全岛封关”时代将是海菜发展的黄金时代,因为这里有国内任何地方无法相比的巨大优势。在海南这个特殊的零关税区,从境外进口世界一流食材和用品更加方便,居民出入境从事经贸活动会更加便利,个人所得税全国最低,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外来人口到海南创业的机会成本将会降低。封关后的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优惠政策将极大促进海菜发展。而零关税是最重要的商机,增值税、消费税等税制简并,企业也可因此降低各种成本。由于落地免税政策会吸引大量游客和定居者,海南的餐饮、酒店、旅游等产业将得到迅猛发展,海菜将成为世界人民的美食佳肴。
▲清蒸和乐蟹
海菜多以海鲜为主,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既有福建、广东沿海各省的烹饪之法,又吸收黎族、苗族和当地原住民的饮食文化,还引进东南亚等地的特色佳肴,形成了个性鲜明、风味独特的地方菜系。
菜系是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菜系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1.地理环境:直接影响到食材的选择和获取方式。不同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农产品、水产品及畜牧产品,这些原材料构成了饮食文化和菜系发展的物质基础。
2.历史文化背景: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文化传统,这包括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宗教信仰的影响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等,它们共同塑造了地方菜肴的独特风味与烹饪技法,也促进了菜品或烹饪方式的传承与发展。
3.经济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能力,从而影响到食物的选择和烹饪方法的发展。例如,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可能会更多地追求精致、多样化的饮食体验;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则可能更注重食物的基本营养和实用性。
4.烹饪技艺与创新:厨师们根据当地的食材特点和个人经验积累,不断创新和发展烹饪技术,使得菜肴具有独特的口味和风格。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烹饪技术和理念也会被引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地菜系。
5.交通与贸易:历史上,交通便利与否直接关系到食材的流通范围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程度。良好的交通条件有助于不同地区间食材、调料和技术的交流,促进新菜系的诞生或者既有菜系的变化与发展。
海南岛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省份,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文化记忆。自唐宋以来,海南岛就是中西商船往来的避风港、补给港和转运地,具有多方面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1.地理位置: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是中国最大的热带岛屿,四面环海,相对独立,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热带风光。
2.气候条件: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2℃至27℃之间,这为发展热带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盛产各种热带水果如椰子、芒果、菠萝等,并且是重要的冬季蔬菜供应基地。
3. 旅游资源:海南岛以其美丽的海滩、清澈的海水和细腻的沙滩闻名遐迩,岛上还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尤其是三亚地区,成为了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
4.文化特色:海南的文化多元而独特,融合了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还受东南亚文化影响。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体现在饮食、服饰、建筑等多个方面。
5.经济特区政策:自1988年起,海南被设立为经济特区,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近年来,被赋予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重大使命,致力于打造对外开放的新高地。2025年封关后,零关税政策将带来更多更大机遇。
6.生态保护:海南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拥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措施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条件是中国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也是诞生菜系的先天因素。
总之,海南岛因其特殊的独立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背景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也孕育了自成体系的“海菜”。
▲椰子鸡
海南素有"海产万类,陆产千名"的美誉。“海菜”从粤菜、闽菜等脱胎而出,是由来自南中国海及海岛陆地的动物和植物生产加工而成的各种菜肴。元末明初,粤菜烹饪技术传入海南,海南传统烹饪技术得以提高,逐渐形成了海南风味菜。1988年海南建省以后,海菜更趋完善,成为独特的地方菜系。
海菜基本特点:一是取料丰实,以海南特产为主,各种海鲜、野味、家禽家畜和可食热带植物都可入菜。二是讲究鲜活,植物类选料要鲜、动物类要活,一般都是现买、现杀、现做。三是重原汁原味,以清香为主,兼蓄其他。四是菜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宴席菜、便餐菜、家常菜三大类。五是注重养生,烹饪有白切、清蒸、清炖、原汁、净涮等手法,菜肴保持了纯自然风味,对人的身体健康极为有益。
海菜主要味型有:原鲜味型,多见于名特海产品的制作;咸鲜味型,常见于小炒菜、汤类;糖醋味型,用于冷菜及油菜炸肉类复炒芡汁;五香姜葱味型,用于肉类腌制和卤汁;蒜香味型,用于油爆蒜香、蒜蓉蒸和蒜香凉拌菜;椰香味型,用于椰子肉和椰蓉、椰汁配制的菜肴;还有胡椒、酱香味型等。
海菜最大特点是新鲜水果入菜。海南岛地处热带的气候条件,使其物产极为丰富,当地盛产椰子、菠萝蜜、芒果、荔枝、菠萝、杨桃、木瓜等上百种热带瓜果,以及种类繁多的野菜。海南的菜肴经常出现各种水果作为辅助材料,如琼州椰子蟹、菠萝鸡、木瓜盅、芒果汁淋虾等等。
海菜的典型代表是“十大名菜”:白切文昌鸡、白斩加积鸭、东方白斩羔羊、清蒸和乐蟹、斋菜煲、临高乳猪、蒜泥蒸虾、海南全家福煲、琼州椰子蛊以及琼式烧鱼肚等。海菜在国外很受欢迎,尤其是那些已经通过华人移民传播出去,并在当地文化中扎根的菜肴,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比如海南鸡饭,起源于海南,在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志性美食,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这道菜以其鲜嫩多汁的鸡肉和香气四溢的米饭受到广泛喜爱。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饮食追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材的新鲜度和自然风味,这为海菜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菜具有鲜美性和独特性,每一道菜都反映了海南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地域文化特色。这些菜肴不仅展现了海南的特色食材与烹饪技艺,也反映了海南丰富的饮食文化和地方特色。随着封关政策的落实,海菜在中国菜系中的地位会更加突出,在世界美食界的影响会更加显著。(2025年2月6日写于三亚丽禾温德姆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