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夜饭价格下调,县域消费放开手脚
2、重庆无锡等城市,接住了春晚的富贵
3、高线及下沉市场社区餐饮,聚焦小团圆
4、“门店连轴转”,北上广再次相信春节
第1772期
文 | 田果 张冬
年夜饭价格下调
县域消费放开手脚
2025年的县域消费,明显比去年活泛很多。
由于今年是春节申遗后的第一个假期,全国多地掀起了一股股“非遗热潮”,剪纸、绒花、大漆等非遗技艺以及舞龙、腰鼓、打铁花、皮影戏等非遗民俗活动,在各大景区和庙会中纷纷亮相,引起极大关注。
◎大年初一寺庙盛况·餐见实拍
相关数据显示,“非遗民俗”“非遗美食”等话题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量同比增长高达166%,而一些非遗项目,尤以县域居多,所以,无论是本地人的参与,还是外地人的加入,可谓搅活了春节档县域经济的一池春水。
大街上挤满了返乡的年轻人,各大茶饮店门口站满了等待叫号的青春面庞,一些连锁火锅品牌的店外,也坐满了老老少少吃零食喝茶水的顾客。
河南某县城一家火锅连锁品牌的店长介绍,每天中午11点左右,就开始接待客人,中间几乎不停歇,反复翻台,直到晚上10点半,工作人员连轴转,忙得脚不沾地,“从腊月十五之后就一直持续这种情况,正月初十后,会缓解一些。”
春节期间,四川遂宁一家火锅店登上《人民日报》,原因是,店老板将除夕到初二3天净赚的53.2万全发给员工,有的店长能拿到7000元,普通员工最低也有六七百元。
这事他们去年就干过,当时分的是36.5万元(大年三十和初一两天的营收),一个是净赚,一个是营收,果然是越分享越富足,从另一角度看,春节的火锅店,确实赚到钱了。
◎分钱的喜悦
除了日常吃火锅,很多人还把年夜饭定到了火锅店,河北某县城一家本地火锅品牌负责人介绍,今年定年夜饭的顾客,比往年多出好几倍,而且都是年轻人带家长来吃,所点的锅底多为鸳鸯或奔驰锅,点单率较高的菜品有鲜牛羊肉、虾滑、青菜,“丸子和内脏类的菜品点的不多。”
相比吃火锅,年夜饭吃中餐炒菜的较多,且价格多有下调,在县域餐厅吃年夜饭,包间多与套餐绑定,即是,只要订包间,就得点固定套餐,诸如499、599、799元等,坐大厅或卡座可以单点。
江苏某县城一家做江浙菜的餐厅负责人介绍,今年的套餐价格较之去年有所下降,像499元的套餐,跟去年599的菜式菜品几乎一样,顾客在订年夜饭时,通常会“货比三家”,降价也是顺应市场。
◎大酒店里的年夜饭
山东某县城一家做西北菜的餐厅负责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现在的老百姓,非常注重“实惠与地道”,不仅看重菜色和价格,更看重份量,“像我们的手抓羊排,同样的98元,别家基本是1斤半左右,我们给到2斤往上。”
拼多多数据显示,2025年的春节档,南北年夜饭口味融合,县域及乡村地区对精品水果、海鲜需求旺盛,西部地区年货产品订单量翻倍。
2025的县域经济,可谓供销两旺,往年春节,菜价肉价较之往常多有提升,而今年,基本与平时持平,“保供稳价,丰富百姓餐桌”的指导方略已见成效。
重庆、无锡等城市
接住了春晚这泼天的富贵
这泼天的富贵,还是被火锅老板接住了!
春晚分会场城市重庆、武汉、拉萨和无锡的旅游热度高涨,搜索量较节前增长200%。据说重庆“春晚”来了3亿多人来重庆旅游,2025年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局之年。
◎你好,新重庆
大多重庆的餐创联会员,反馈给餐见君的也都是好消息:
北步园火锅每天排队是常态,天天店门口堪比春运现场,更是有“从中午排到半夜”的盛况;李常在火锅春节后首日营业当天排队150桌,日均翻台8.3轮;珮姐老火锅也是如此,每家店都是大排场龙,浓浓的年味;年白老火锅创始人,朋友圈写道“开门就是爆满的状态”......
◎重庆火锅店排队现场堪比春运
无锡也是如此,餐创联会员品牌郭铁柱老火锅创始人寇鑫说,过年期间,无锡受春晚分会场的影响,通过央视包括网络媒体宣传平台,对无锡整个城市进行了一个大体上的曝光,曝光量达到数十亿次。
“从大年初一截至今天,无锡出现了很多来自周边城市的游客,也给无锡餐饮行业带来了比较大量的消费,他们除了在景点去吃无锡本地特色产品,也会通过点评抖音平台去搜索本地排行榜比较高的门店去打卡”。
郭铁柱老火锅在无锡相对来说布局的门店数量比较多,位置分布也比较核心,能吸引到大量的游客到店。据了解,春节期间门店的营业数据基本上处于高达200%~300%的增幅。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旅游过年”,成为年轻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高线及下沉市场社区餐饮
聚焦“小团圆”
年夜饭,是国人最为重视的一顿饭,毕竟,劳碌一年,与家人难得团聚,用一桌好饭菜来抚慰过去一年的牛马时光,多花点钱,也舍得。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节前“年夜饭”团购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93%。
◎火锅店里的年夜饭
在过去的几年里,大众消费愈加审慎,对于聚餐,更倾向于“轻社交”,2025年的春节档餐饮也延续了这一特点,无论是高线城市,还是下沉市场,轻社交型聚餐较之过去,变得火爆非常,而且随着小家庭增多,年夜饭规模趋向“小团圆”,过去的年夜饭套餐多为8—10人或10人以上,而今年很多餐厅开始设置小家庭年夜饭。
像全聚德,就把今年的年夜饭增加了不同价位的套餐,人数最少的套餐只有3位,此外还有5位和10位的量,且每个档位都包括3档价位;北京国际饭店长安28旋转餐厅,推出2—4人套餐;主打谭家官府菜的谭府餐厅,今年年夜饭主推6—10人餐;紫光园推出了4人餐和6人餐,还有老牌餐饮松鹤楼,也上了4人餐和6人餐。
安徽某县城一家做本地菜的餐饮品牌负责人介绍,像过去一来十几口子的情况,今年少了很多,多是8人以内,年轻夫妻一家三四口来的最多,“估计是不愿意麻烦双方老人,只是小家庭聚一聚。”
浙江某县城一家火锅店老板也表示,今年来店里吃饭的顾客,很多是带孩子的小夫妻,且多为外地务工者,年假太短,没想着回家,年夜饭吃顿火锅,希望他们来年能红红火火,“明年能回家吃顿团圆饭。”
◎吃火锅,过大年
尽管大餐厅的年夜饭精彩纷呈,但很多人仍旧喜欢在家做饭,据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预制菜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高效的预制菜,大大节省烹饪时间,过去,一个菜上来,另一个菜已凉,但用上预制菜,可避免此类情况;二是预制菜走向高端化,餐饮品牌也推波助澜,像董到家的米其林同款海参年夜饭、和苑酒家的“白金饕餮盆菜”等,给人一种“在家如同下馆子吃大餐”的新鲜感。
轻社交、小家庭聚餐、在家场景,2025年夜饭的特征,或许能给火锅行业一点启发。
“门店连轴转”
北上广再次相信春节
北上广深作为一线城市,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口,以往通常是春节一到,“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本地留下来过年的人变少。但这两年,“就地过年”的人数明显增加。
身在新一线城市郑州,餐见君感受十分明显,春节期间某天下午,携同家人前去巴奴绿地新都会店就餐,本以为下午是空闲时段,没想到几乎满座,只有一桌空余位置,员工和门店几乎实现了“连轴转”。
尤其对于那些不回家过年的年轻人,他们直接抛弃在家做饭,外出就餐成为新选择,在很多商场,不管是小吃快餐,还是火锅正餐,都能看到顾客满座的现象。
坐标北京,重八牛府创始人杜坤告诉火锅餐见,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在春节期间,尤其是老北京火锅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在大众点评上,位于首列的也基本都是老北京铜锅涮。
◎大多铜锅涮位于前列
而相对于清汤类火锅,辣锅整体的消费或将处于下滑的状态,这跟春节氛围和消费味型变化都有关系。
再来看看上海,在“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作用下,入境游持续高速增长。作为最受欢迎的入境游“第一站”目的地之一,今年春节在上海的街头巷尾能看到很多外国游客。
海底捞火锅上海人民广场店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除夕、初一、初二这几天数据来看,门店平均接待外籍游客大概200人次左右,占总接待人次约15%,比去年增长3-5个百分点左右。”
随着外国游客客流增加,海底捞部分上海门店也推出了定制服务,比如考虑到外籍游客爱吃冰品,门店特意增加了免费冰淇淋的供应,在小料台新增了春节特色水果砂糖橘等。
◎海底捞特色小料台
最后
今年春节档的餐饮文娱行业表现不俗,来看几组数据——
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5%,实现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近20%。
中金公司预测,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约为88亿元,同比增长9.7%,有望创历史新高。
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90亿人次,同比增长约7%,其中铁路发送量有望突破5.1亿人次。
据商务大数据统计,“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开展至今,各地围绕餐饮购物、文娱旅游等热点,组织活动超过400场,零售额突破7000亿元。
有人说,2025将是中国经济的拐点,也有人说,2025将是中国火锅开始反弹的起点,未来之事,朝夕风云,难以预测。
尽管如此,但我们也应看到,老百姓对于未来,正在恢复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