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祖坟如此之牛?
位于天津武清区东马圈村与安标垡村之间的一处墓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地人称之为“曹坟”,这里曾有约1000座墓,非常庞大。在中国,最有名的墓地往往是皇陵,为何这个墓地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要从埋葬者说起。
这个墓地中葬有曹氏家族的人,从明朝到清朝,曹氏要么在朝廷为官,要么是乡绅名士。在曹氏家族中,有两位对曹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个是四世祖曹化雨,进宫时仅为锦衣卫南堂理事,后来因武功特进荣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左都督的荣耀地位而备受皇帝器重。另一个是康熙年间的七世祖曹涵,他曾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水利营田观察使兼天津局局长等职务,在他的统治时期,曹氏家族达到了鼎盛时期。
曹涵与康熙的关系非常密切,康熙还给了他一块御赐的牌匾。当时,曹家没有想到这块牌匾将会救了他们的祖坟。曹氏祖坟原先位于天津王庆坨南三里,随着曹家家族的兴盛,原来的墓地已经不再适合,最终在乾隆年间选择了东马圈与安标垡之间的地方。
为了选择一个风水宝地,曹涵曾带着风水先生四处寻找。最终他们来到了天津东马圈,风水先生发现这个地方的风水极好。他说:“东马圈,西马圈,中间修座翰林院,前落垡,后落垡,子孙万代享荣华。”因此,曹涵最终决定将家族的新墓地选在这里。
在光绪五年,清廷开始修建京山铁路,这条铁路从北京经过天津,最终到达山海关。在设计这条铁路的时候,它正好穿过了曹家的墓地。为了保护这个墓地,曹家多次进京求情,希望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能够理解他们的苦衷。然而,他们的请求并未得到解决。墓地即将被铁路建设毁掉的危机之际,曹家有人提出了一个主意。他们回忆起曹涵得到的康熙皇帝御赐的牌匾,于是决定拿这个说法去向慈禧太后求情。
当曹家人告诉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祖坟中埋葬了康熙皇帝赐予的牌匾时,两位皇室成员也为难起来。最终,决定让负责铁路设计的德国工程师来决定。德国工程师亲自前往曹家坟地实地查看之后,决定在距离坟地一里左右的地方设置一个弯道,从而避开曹氏家族的墓地。
尽管曹家花费了很多财力来实现这一事宜,但京山铁路为坟地改道真是一例奇闻。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东马圈的曹坟曾经面临社会动荡不安的清末时期,还曾多次遭到盗墓者的光顾。如今,曹坟几乎已经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