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解放军历史上曾先后成立过70个军,这70个军成立后大多数都隶属于五大野战军(注:为了叙述方便,暂且将华北的三个野战兵团看成野战军),但是依然有8个军成立之初并没有隶属于任何野战军。那么,这8个军为何没有隶属于任何野战军?先对这8个军做个简单介绍。
不隶属野战军的8个军简介:
第19军:第19军成立于1949年5月,第19军前身为陕南军区所属第12旅以及第17师,其中第17师前身为第十七路军一部。第19军成立之初仅辖两个师1.5万人,第19军成立之初隶属二野,刚成立便划给一野指挥,随后策应其他部队解放关中,当年年底,第19军又配合第18兵团的部队追击南撤的敌军,和其他部队一起解放了陕南,陕南解放后,第19军随后投入到剿匪工作中,1952年7月,第19军番号撤销。
第19军军长刘金轩
第32军:第32军成立于1949年2月,第32军前身为胶东军区所属部队,胶东走出了多支主力部队,第32军是最后成立的一个军。第32军成立之初辖两个师2.1万人,成立后同其他部队发起了解放青岛的战役。1950年初,又以几个警备团为基础组建了一个师划归第32军,至此,第32军辖三个师,总人数达到3.2万人。1950年11月,第32军番号被撤销。
青岛解放
第50军:第50军前身为1948年底起义的第60军,1949年1月,起义的第60军改编为第50军,全军三个师2.3万人。当年3月,又将另外一支起义部队划归第50军,第50军辖四个师,但是此时第50军还没有隶属于野战军。直到当年6月,第50军整训完成后才南下,隶属野战军指挥。第50军直到1985年才被撤销番号。
第50军军长曾泽生
第55军:第55军成立较晚,1952年10月,第21兵团改编为第55军,第21兵团前身大部为起义部队。第55军直到1985年才被撤销番号。
第55军军长陈明仁
第58军:第58军前身为桐柏军区所属的三个旅,但这三个旅并不是普通的地方部队。桐柏军区前身为二野10纵,1947年底,10纵主力部队在桐柏山区实行地方化,在桐柏山区创建根据地,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1949年2月,桐柏军区所属的三个旅又组建为了野战部队。第58军成立后并没有隶属野战军参加大型战役,主要负责剿匪工作和配合其他部队作战。1949年9月,第58军被撤销番号,所属部队划归地方军区。
西北军区独立第1、2、3军:这三个军是三支起义部队改编,1949年秋,一野主力进军大西北时,多支部队在大形势面前纷纷起义。这三个军起义后没有参加后续战斗,随后陆续被撤销番号。
这8个军为何不隶属于野战军?
这8个军成立之初不隶属于野战军,主要原因便是这些部队大多数都是起义部队或者地方部队改编,成立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整训后才能参加大型战役。大家也可以看到,第19军、第32军、第50军成立时全军人数在两万人左右,独立第1、2、3军人数更是在一万多人左右,起义部队中除了第50军有一定的战斗力,其他部队的战斗力本身就不强,这样一支部队立即投入战场,往往会影响战场指挥。
进军大西北
起义部队只有经过几个月时间的整训,补充一部分兵员、开展一系列教育后,才能正式投入战斗,地方部队组建为正规部队后也需要通过一些小规模战斗慢慢提升战斗力。
1949年,几个野战军组织的战役规模都是几十万人以上,这些1949年才由起义部队或者地方部队组建的部队无法适应这些战役,当然第19军和第55军战斗力就不错,整训完成后,1949年下半年,配合其他部队参加了十万人规模以上的战役。
结语
上述八个军只有第55军和第58军的番号长期保留,其他六个军的番号随后被撤销。这几个军的番号被撤销,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部队组建较晚,战斗力弱,全国解放后也没必要保留那么多野战部队。另一方面是因为地方军区也需要直属部队,这些被撤销番号的军所属部队转隶地方军区,不光上述几个军转隶地方,其他隶属野战军的60多个军中也有一部分转隶地方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