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鲜为人知的宁夏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宁夏历史,我是阿威!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宁夏风情!
- 《大银川传奇》
-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
-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
宁夏解放之初,流散各地的土匪约有十五股。大部分都占据在宁南的山区。而其中最大,最臭名昭著的一股却是宁北地区的郭栓子部。
01
提起郭栓子,直到现在,都还有人记得他。这个罪大恶极的惯匪,做下的坏事可谓罄竹难书!因此被当地人冠以“郭阎王”的称号,而他则自称“贺兰山王”。
有关他的劣迹,颇显传奇的土匪经历,还有剿灭他的过程,甚至被写成小说来演绎,在人们口口相传,和艺术加工之下,他甚至成为了“神”一般的存在。
比如说他“武功高强,能钻沙入地、百步穿杨”;
比如说他“使双枪且百发百中”;
比如说他“为非作歹几十年,马鸿逵大军围剿几十年都未能剿灭”;
比如说“马鸿逵为了招揽他,把自己女儿都嫁个他成为翁婿”;
比如“贺兰山满山放的都是郭拴子的羊和骆驼,并且在贺兰山藏有大量金银珠宝”;
比如说“郭拴子手下有3000多人(或10000多)”
比如说在枪毙他前,中央有人认为郭拴子是奇才要刀下留人”;
……诸如此类,网上一搜一大堆文章,各说各的,以讹传讹,让人真假难辨。
真相如何?
02
他的真名叫郭永胜,惠农米家沙窝村人,因为家里穷,为了好养活才起的“栓子”这个乳名。
小的时候没人看他,就给姑舅看驴,到了九岁,给自家放牛(有说放羊)。到了14岁,为了生计,父亲听人说有下井背煤的活,于是举家搬迁到阿拉善左旗呼鲁斯太的一个煤矿讨生活。
郭栓子则继续发挥特长,给当地牧场主放骆驼。这那里,他见到了牧场主们奢华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反差巨大,让他十分羡慕,心里也开始产生扭曲,立下了摆脱穷苦生活,过上人上人的念想。
同时,在那里的生活,也让他学到了一些本领。比如蒙语和骑马摔跤等。更重要的是,贺兰山北段和阿拉善左旗的这个片区都让他在放牧过程中熟悉起来。
大约二十岁的时候,全家又返回老家,继续以放羊为生。不过此时他已经不甘心做个安分的“放羊娃”了。未几,被征去当兵,结果在兵营里不得志,又有各种束缚。于是,在当了一年多的兵之后逃了回来。然后凭借“当过兵”,会玩枪,混迹在贺兰山的各个土匪窝中,匪性渐强。
03
而让他彻底变为匪的契机,是因为黄渠桥捐税所征缴“羊捐”,结果父亲耍赖拒交,然后征税人员将父亲带走,郭拴子回家闻讯后带上一群狐朋狗友持械追去,打倒税差将父抢回。
回来后他怕被追责,深感势单力薄,于是为了自保,同时也为了出路,干脆正式上山入伙当土匪。他凭借这些年的历练、泼天大胆、诡计多端和一手好枪法,不久就爬上了头目的地位。
而当上匪首则是因为老大周墩子和别人火拼,最后受伤,被惊动的马鸿逵部抓获并枪毙,他趁机运用手段登上匪首宝座。接着,他火拼掉周边的几伙土匪(在南山的童新部、北山的马勒勒部),正式成为宁北一霸。
一开始,他还是遵守“兔子不啃窝边草”的原则,对当地老乡不大祸害,只抓一些地主和富户扣在山上,逼迫其家里用钱粮来赎,维持匪部运作。
同时,还遵守绺子(土匪)的“绿林规程”:四盟约、八赏规、八斩条的匪规。
四盟约为:严守秘密;谨守纪律;患难相共;与山同休。
八赏规为:忠于山务者赏;拒敌官兵者赏;出马最多者赏;扩张山务者赏;刺探情者赏;领人最多者赏:;奋勇争先者赏:同心协力者赏。
八斩条为:泄露秘密者斩;抗令不遵者斩;临阵脱逃者斩;私通奸细者斩;引水带线者斩;吞没水头者斩;欺侮同类者斩;调戏妇女者斩。
然而,随着投靠的地痞恶棍、零散的土匪和亡命之徒日益增多,让他也逐渐膨胀起来,匪性进一步增强,哪里还讲什么江湖道义,绿林好汉的忠义。
04
于是开始率匪众四处劫道,打家劫舍,活动于贺兰、平罗、惠农、石嘴山一带,使当地老百姓深受其害。
比如,以保商、护路名义敲诈勒索,收取保护费,硬性向百姓、富户征粮派款,随派随收,稍有抗拒,即遭打杀;
比如,率手下抢劫九泉子董生华家并将其枪杀,获白银1000多两,大烟一罐;
比如,率手下洗劫了吕家堡一家商铺,抢走大量物资;
比如,甚至明目张地到官道抢劫南来北往运输车辆和驼队,一时声名远扬,人们视走宁北为畏途。
被杀的百姓更是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了,所以,“郭栓子来了”这句话也成了宁北地区很多小孩子的噩梦。
05
这样一股悍匪势力不断扩大,对马鸿逵在宁北的统治来说,自然是一大心腹大患。
于是马鸿逵派重兵进行剿匪,结果因为郭栓子部利用熟悉地形环境,无功而返。
接着,“二马拒孙”大战爆发,孙殿英借道时候,给了郭栓子一些装备。后来孙殿英大败,郭栓子从溃军手中又抢得大批装备,势力更强。
鉴于宁北匪乱严重,除了郭栓子部,还有其它多股土匪存在,于是,马鸿逵听从当地缙绅和武当庙和尚的意见,对郭栓子转为“招安”策略,以达到以匪治匪的目的和作用,同时还宁北以安宁。
就这样,郭栓子摇身一变,由匪变兵,当上了平罗县保安队队长。
两年,因为“治匪有功,甚为出力”,遂升任独立营营长。
但是,郭栓子野心不止于此,连续玩“欲擒故纵”之计,两次弃官逃走,依旧占山为王,逼迫和要挟马鸿逵继续升他的官,最后如愿,当上了“贺兰山警备司令”,可谓官匪一家。
至此,他成为了马鸿逵手下的一条忠实的走狗,帮看着宁北的地区。一直到宁夏解放前夕!
此时的郭栓子,已经成为富甲一方的地主老财。据说娶有5个老婆,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全家共有19口人,有水田100余亩,宅院2处,40余间,骆驼200多峰,山绵羊1200多只,骡马牛车等大牲畜、大农具俱全,雇长工20余人。
【待续】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