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 文/图)进入2025年,汽车市场的“价格战”不但没有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造车新势力到传统车企,各大品牌纷纷加入这场价格比拼战,通过限时直降、金融方案、置换补贴等多种方式,希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多家车企积极拓宽汽车使用场景。
车企“价格战”再次开打
2024年,“价格战”成为贯穿汽车市场全年的关键词。从年初比亚迪打响下调售价“第一枪”,到年中传统豪华品牌宝马、奥迪、奔驰等车型价格“反复横跳”,再到年末各大车企开启又一轮“以价换量”促销,几乎没有一家车企能够在这场价格比拼中独善其身。
2025年伊始,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再度升级。近期,多家车企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措施,以吸引消费者购车。
2月5日,特斯拉中国宣布推出Model 3全系车型的优惠组合方案,消费者在购买Model 3时,可以享受8000元的限时保险补贴,Model 3车型补贴后的售价为22.75万元起,消费者还能享受“5年0息”的贷款政策并获得特享充电权益。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也不甘示弱,在同一天推出了“5年0利息0首付”的购车优惠措施。这一方案最高贴息金额达5.7万元,覆盖小鹏X9、小鹏G9、小鹏P7i以及小鹏G6多款车型。
蔚来汽车则在稍早前的2月1日宣布了“5年0息”的限时金融优惠政策,消费者在购买蔚来汽车时,首付仅需支付20%。
此外,智己汽车宣布将旗下L6车型起售价下调至18.99万元,降价幅度为3万元;广汽丰田则针对锋兰达和威兰达两款SUV进行一口价优惠,起售价分别为8.98万元和12.98万元,降价幅度最高达4.4万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业内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多家车企相继推出大幅优惠措施,旨在争夺市场份额。从短期来看,‘价格战’有助于刺激消费者购车需求。然而,从长远角度考虑,过度依赖‘价格战’或将影响车企产品的利润率和研发投入,车企需在短期促销与长期策略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稳健发展。”
新车型比拼持续升级
随着各大品牌旗下新车型不断发布,2025年的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车企纷纷推出创新车型,以技术、品质和价格为“武器”争夺市场份额。
2月5日,小米集团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小米SU7 Ultra将于2月上市,全年销量目标为1万辆。此前,小米SU7 Ultra公布的预售价为81.49万元。
此外,小鹏G7、特斯拉Model Y 焕新版、极氪007 GT等多款新车相继发布,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1月9日,小鹏汽车推出旗下全新车型G7,新车定位为25万元级的中型SUV,预计将在第二季度上市;同日,极氪汽车发布了007 GT的细节图,该车型计划在第二季度上市;1月10日,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登陆特斯拉中国官网,同时上线首发版车型,新车预计3月开启交付。
目前,智能化已成为新车发布的重要亮点,多家车企纷纷推出搭载最新智能科技的车型,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用户体验。
与此同时,车企间的“淘汰赛”还在继续。2024年,高合、合创、哪吒、极越等多家新势力车企先后传出经营状况不佳的消息。“价格战”加剧了车市的竞争态势,也加速了市场的淘汰进程。一些实力较弱的车企在“价格战”中难以立足,最终被市场淘汰,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表示:“未来3—5年,将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分水岭。在此期间,企业间的技术、产品、交付三大综合能力竞争将更加激烈。凡是能够存活下来并发展出色的企业,无不拥有自身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将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