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春节后首个工作日,上海各区纷纷亮出优化营商环境“撒手锏”。

黄浦区推出“营商环境便利店”,宝山区将招商服务一体化立体服务网络建得离企业更近了,普陀区为企业提供“出海”一站式服务支撑。

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在不少一线服务窗口人员看来,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更强调“适配”,通过可感、可及、可预期的政策,让企业看得懂、用得上。

“营商环境便利店”,上线增值服务

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融资服务专区,没有传统的玻璃窗阻隔,长桌高凳的精心布局,更适合咨询者与服务人员面对面聊天。“轻松惬意的氛围下,才能精准聊出需求。”工作人员樊莉蓉说。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演示创新服务。/文汇报记者袁婧摄

昨天,樊莉蓉遇上了一位想开桌游咖啡店的年轻人,但场地和资金都遇上了困难。恰逢黄浦区发布“营商环境便利店”项目,她为申请人一步步指导操作。海量选项中,她帮助其淘出可租赁的场地、年利率较优惠的贷款。樊莉蓉打趣说,好比在便利店购物,“结算”的商品还会实时推送至申请人的随申办App中。

“有了大数据支撑,工作效率提高了,更能精准推送。”樊莉蓉感慨,有形的窗口不见了,无形的服务在不断增值。


图为工作人员陈彬彬正在演示“营商环境便利店”项目。/文汇报记者袁婧摄

“营商环境便利店”不仅提供传统的行政许可服务,还上线了法律、金融、人力等五大板块的增值服务。线上,行业主管部门推荐优质市场资源;线下,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及街镇营商服务中心配备了使用终端,并设立“首席服务官”,确保企业安心经营、快速发展。

一体化网络,让问题“件件有着落”

此次8.0版方案首次将“夯实营商基层基础”作为单独任务板块列出。“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尽早发现更多个案,归结出更多共性问题,推动工作流程、体制机制的优化完善。”宝山区科创委(投促办)副主任陈怿捷这样看待行动方案的意义。

今年,宝山区建设完善“1+13+X”的招商服务一体化立体服务网络。其中包括13个街镇园区和先投后股、重点企业服务包、应用场景等多个领域。

陈怿捷昨天早早等候在宝山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现场。他的目标明确——宝山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此前,双方以“先投后股”这一国家级创新改革任务为题,已召开过专题会议。他发现,入选该项政策的多为初创企业,从申请环评到申报各类证照,往往一头雾水。

“将更多街镇园区纳入招商服务一体化立体服务网络后,问题从发现到解决都能实现闭环跟踪。”陈怿捷解释,根据现行方案,责任部门从接单到解决问题、满足需求或完成审批不超过2个星期,研究同意的事项审批落地不超过2个工作日。


图为新春后首个工作日,宝山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受访者供图

清晰稳定可执行的政策法规,才能让广大企业更有信心投资扩产。普陀区瞄准“出海”这一共性需求,加快建设全球招商服务协作点。比如以法治保障包为抓手,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正筹备设立全市首个科技金融产业解纷中心,并将整合多方力量开展专业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