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首个工作日,2025年宝山区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如约而至,贯彻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向全社会释放宝山区优化营商环境、实干前行的鲜明信号,发出共享发展机遇、双向奔赴的盛情邀约。会上,总投资超300亿元的36个年度首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地,总投资近千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大会现场,区委书记李晨昊,区委副书记、区长邓小冬,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萍,区政协主席凌惠康,上海宝冶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武久,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临港集团副总裁顾春华,蒂螺董事长金义霖共同推杆启动2025年度宝山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邓小冬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宝山区正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南北转型的战略部署,聚焦“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定位,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过去一年,宝山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抓实抓细,转型升级正在展现新活力、迸发新势能,综合发展环境正得到市场和企业家认可。宝山将始终坚持把企业家当“自家人”,为企业家当“店小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一流的品质服务为企业营造更舒心环境,以精准的惠企政策为企业注入更强劲动力,以丰富的场景空间为企业打造更广阔天地。
为赋能支柱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聚焦产业生态“建圈”、围绕重点产业“强链”,促进产业链构建与生态圈融通同向发力,整体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城市功能品质。大会现场,“六大产业”产业链生态圈建设启动。
大会现场还向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上海市新材料协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碳经济专委会等10家宝山“全球招商战略合作伙伴”授牌,助力宝山开启与全球合作之门,打造全新的宝山全球招商网络体系。
2025第五届宝山“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作为宝山人才工作的特色品牌之一,举办至第五年的宝山“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将持续“以赛引才”“以赛招商”。今年,除原有设定的获奖奖项外,重大优质的一等奖项目将有机会升格为特等奖,奖金总金额高达150万元。同时,大赛还选址福建福州作为分赛区。
去年11月,宝山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招商服务一体化中心,并探索实体化运作,提供“项目招引、落地转化、建设竣工、投产达产、发展壮大”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大会现场,这项创新探索迎来了“进阶”升级——招商服务一体化立体服务网络正式启动。据悉,升级建设的“1+13+X”的招商服务一体化立体服务网络,将覆盖13个街镇园区和先投后股、重点企业服务包、应用场景等X个领域,通过不同层级、部门的协同联动,不断完善机制、优化流程,最大限度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大会现场还推介了2025年宝山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将锚定“一地两区”发展定位,立足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聚焦解决企业普遍诉求、提升企业感受度、服务“六大产业”建圈强链,以提升企业“一站式”服务效能为核心,以增值化服务为抓手,以多元化帮办代办为重点,开展助企、护企、强企、暖企四大专项行动,不断夯实全过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打造招商引资、投资落地、持续经营“一站式”服务体系,助力营商环境再升级。
当下,宝山区正积极推动吴淞、南大、滨江“三箭齐发”,坚持城市更新、转型开发与功能导入、产业集聚同步推进。大会现场还推介了“三箭齐发”重点区域。
吴淞创新城将根据建设开发时序,有序开展重点区域土地收储工作,加快启动钢铁公园一期、吴淞艺术实践教育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转型发展的主阵地、城市更新的示范区、未来发展的新空间。
南大智慧城将统筹抓好组团式高强度复合开发、科创产业招引和“云端南大”数字孪生城建设。年内实现占地面积300亩的南大中央公园竣工,确保数智绿洲二期等项目实现竣工。
滨江邮轮旅游带将统筹推进功能性载体招商运营和滨江岸线品质提升。今年将推动长滩观光塔、水上运动体验中心、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改造等一批项目建设、运营,并打造“吴淞口日出指数”等特色品牌。
大会还对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了表彰。
颁发“2024年度经济突出贡献企业”。
为“2024年度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授牌。
颁发“2024年度工业突出贡献企业”。
颁发“2024年度服务业突出贡献企业”。
颁发“2024年度绿色低碳实践先锋”。
营商环境千万条,企业感受度第一条。大会现场,开利暖通空调、澄穆实业、建行上海分行、百汇律师事务所4家企业代表先后交流发言。
近年来,为进一步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宝山区建立了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协调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政会银企”专项行动,深化“信用+金融”场景应用,全面开展涉诉企业信息说明服务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大会现场还举行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签约仪式。
大会现场,2025年度首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地仪式举行。总投资超300亿元的36个年度首批重点项目将进一步填补宝山重点产业链空白,补齐上下游短板和关键技术环节,推动产业规模能级整体跃升和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
除了“开门红”的数字外,今年的宝山区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将更关注从“投资”向“产能”的转变。这背后,依托的不是某个环节的“绿色通道”,而是各层级、各部门的整体谋划、系统发力。
新的一年,宝山区将在底层运行机制上持续实现新突破。比如,升级完善招商服务一体化创新试点,加速释放“首创”红利。再如,积极打造适应产业创新发展特色需求的营商环境,细分产业门类,将服务精准推送至企业“开口之前”。
今年,宝山区将聚焦提升企业感受度,打造“产业适配”营商环境。具体来说,对标准化政务环境延展深化,围绕主导产业及细分领域,精准绘制产业图谱,梳理内在特色需求,集中力量配置服务,推动建立与产业价值链需求相匹配的营商服务链,打造招商引资、投资落地、持续经营“一站式”服务体系。比如,发布制定特色产业服务事项“一业一清单”,即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将宝山区涉企服务事项嵌入产业链上中下游,并分环节叠加特色增值服务。再如,推动合规建设“一业一指引”,加强合规全过程指导和服务,减少高频、高发、重大合规风险。
以科创服务为例,宝山区大胆揭榜“先投后股”国家创新改革试点任务,变传统财政资金“无偿扶持”为“股权投资”,帮助“卡脖子”项目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试点3年以来,总扶持资金超1.5亿元。目前,这项政策正逐步向长三角复制推广。
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委、市住建委、市科委、市数据局、市统计局、市工商联、市投促中心等市相关委办局领导,中冶集团、五冶集团、宝钢股份、宝地资产、华夏邮轮、建行上海市分行、上海电气、上港集团等央、市属企业领导,上海大学领导,区有关领导,外资和民营企业负责人,商会、协会等机构代表出席大会。
记者:余婧瑶 宋凡强 朱一 李金珽
编辑:潘乔雨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