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究竟要不要国产这个问题,在2025年农历新年开工的第一天,丰田汽车终于给出了最终答案。

2月5日,丰田汽车官方宣布,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丰田汽车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公司。

按照规划,丰田计划在上海独资设立纯电动汽车及电池公司,研发雷克萨斯品牌纯电动车型,并计划于2027年投产。

传了十数年要国产的消息,这一次总算是被雷克萨斯官方盖棺定论了。


图片来源:雷克萨斯官网

漫长的国产路

了解雷克萨斯品牌历史的朋友应该都清楚,雷克萨斯最早是丰田汽车为了抢夺美国豪车市场而打造的品牌,1989年雷克萨斯正式在美国诞生。

雷克萨斯品牌在美国市场上崛起的速度非常快,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雷克萨斯就迅速“称霸”了美国豪车市场。有数据显示,2000年-2010年,雷克萨斯连续11年成为美国销量第一的豪车品牌。

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雷克萨斯都没有考虑在美国本土投产。实在供不应求时,雷克萨斯才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剑桥市的丰田工厂,投产了雷克萨斯的第一个海外工厂。

日本本土工厂再加上加拿大工厂,这样的全球产能布局,雷克萨斯一直坚持到了2015年前后。在连续多年被奔驰、宝马抢走美国豪车销量第一品牌的称号之后,雷克萨斯在市场压力以及当时日元汇率下跌的客观因素影响下,才最终决定在美国肯塔基州的丰田基地,布局新的产能,这也是雷克萨斯的第二个海外工厂。

在品牌诞生地美国布局产能都如此谨慎,更勿论在其他区域市场了。

事实上,上世纪参数图片)90年代,雷克萨斯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彼时,通过平行进口等非官方渠道,雷克萨斯在国内的珠三角地区率先形成了规模,并积累了相当不错的用户口碑。

2004年前后,雷克萨斯正式获得中国市场的“准入证”,开始在国内布局官方授权的销售渠道,以进口车的方式进行销售。凭借前期积累的用户口碑和超长质保、超长免费保养政策等品牌优势,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上,很快就进入到了市场爆发期。

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壮大,雷克萨斯要国产的消息,就开始成为行业内长期的热门话题。

年销量超过3万辆就国产、年销量超过5万辆就国产、年销量超过10万辆就国产等等,国内舆论以市场规模为依据,为雷克萨斯多次划下过所谓的国产红线,但最终都被雷克萨斯官方辟谣了。后续,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上曾连续数年实现了年销20万辆的跨越,不过,国产一事,依旧是只存在于行业人士之间的捕风捉影,官方对此,一直都是讳莫如深。

转机应该和美国市场的情况类似。在一帆风顺的发展多年、并在2021年达到市场巅峰之后,雷克萨斯中国的整体表现,也开始接连遭遇“坎坷”。

首先是市场增长乏力,规模上难有进一步的扩大。最近几年,雷克萨斯在国内的年销量一直都徘徊在20万辆以下。

其次应该也是更重要的,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上的品牌“神话”正在幻灭。之前的雷克萨斯,在国内市场上的品牌力之强,堪称是现象级的。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表现就是,4S店长期的加价售车行为,几乎不会影响销量的持续攀升,试问除了雷克萨斯,还有那个品牌做到过?但近期,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雷克萨斯目前在国内还能继续稳住份额的重要原因,也变成了降价保量了。

市场境遇转变,倒不是因为雷克萨斯的产品力出了大问题,而是国内的市场消费环境不一样了。

当下的中国市场上,电动车消费正在成为主流,在中高端市场上逐渐崛起的中国新能源产品,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大了,对传统豪车品牌而言,市场竞争压力正在持续加大。

这应该也是雷克萨斯最终国产时,选择电动化路线的重要原因。

为何选择现在国产?

去年开始,雷克萨斯要国产的消息其实就已经“瞒”不住了。

相较于之前数轮通过销售规模来预判雷克萨斯国产与否的种种“小道”消息,本轮官宣之前在传的信息,明显就已经是更加有板有眼。去年年底阶段,行业内在传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雷克萨斯是否国产问题,而是在猜测雷克萨斯国产基地的具体选址了。广州、深圳和上海等地都曾是备选项,而当时,选址上海的呼声就是最高的,不少人甚至在去年就已经开始探讨,雷克萨斯国产工厂究竟会落地上海那个区了。

选址上海的原因,其实官方新闻稿中已经做了说明,新公司要依托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先进成熟的产业链基础、物流网络、人才体系及市场规模。但还有一个问题,相信大家也非常关心,任凭国产消息传来十数年后,雷克萨斯为何选择现在这个时间节点,终于下了在华国产的决心呢?

市场份额的争夺战越来越惨烈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不仅传统豪车品牌之间的竞争更趋白热化,卷价格、卷配置成为常态,中国的新能源品牌“新贵们”,也在豪车市场上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猛烈冲锋。雷克萨斯要稳住国内豪车市场第二阵营领头羊的位置,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通过国产降本,从而在售价方面形成更高的竞争力,无疑是一个快速能生效的举措。

雷克萨斯此前坚持不国产,还有盈利方面的考虑。大家对外资品牌进行国产的最大期待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售价会大幅度下探,但对此前的雷克萨斯而言,要保障产品的高标准,供应链的标准就不能讲,成本也就很难下探,国产后很可能满足不了这个大众化的期待,最终结果反而是让潜在的用户不买账,那国产得意义何在?倒不如继续顶着进口车的身份高价卖车,这样至少盈利有保障。但现阶段,雷克萨斯的终端售价已经明显松动,开始出现大幅度的终端让利,所谓的品牌保值神话已经不复存在,还死守着进口车的身份,反而意义不大。

政策方面,2018 年中国取消了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开始,相关部门进一步取消了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外资车企在华独资建厂成为可能。对雷克萨斯而言,合资公司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不可控的顾虑,已经不复存在。此前雷克萨斯官方曾多次表态,坚持进口销售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现在独资生产,同样是完全掌握话语权,从研发到生产再到供应链管理,都是雷克萨斯的自主决策。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传统油车时代,雷克萨斯可能会担忧国内的配套生产标准达不到要求,现在的智能电动时代,形势已经完全逆转,中国市场上的配套链才是最高标准,也是最完善的。越来越多的传统豪车品牌,都在借势中国市场上的产业链优势,加速电动化的转型,雷克萨斯选择现在建厂国产电动车,在当下电动化的转型窗口期,更加紧密的拥抱中国市场也是顺势而为。

雷克萨斯国产化,短期看可以市场下探冲刺更高的销量目标,中长期看,有利于依托本土供应链完善电动化布局,融入到中国的智能汽车生态。但不得不说的是,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2027年才投产第一款国产电动车的雷克萨斯,真的还能赶上趟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