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徐锡麟毫掏出手枪,对“恩师”恩铭一通乱射,恩铭身中7枪倒地。而徐锡麟也被清政府残忍地杀害,他的心肝被挖出来炒菜,生殖器官被击碎,死法惨烈。
“那可是你的恩师,你怎么能这样狠心。”这样的话徐锡麟不知道听了多少遍,每个人都在指责他不应该这样做。
当时的情况确实不允许他想这么多,恩铭对他的恩情他永远不会忘记,但到了这种关键时刻,他也只能做出如此悖逆的举动。
恩铭是清朝的举人,后来他用金钱为自己堆积出了一个官位,上任之后,他一直比较信奉洋教,也不允许自己管束辖区的民众反对洋教。
他的手段在百姓们看来异常残酷,但落在清政府眼中确实十分能干,恩铭也受清廷的重用,他也培养了不少亲信部下。
徐锡麟就是他的亲信之一,恩铭对他也是大力培养,把自己的心得体会都传授给他,想要把他培养成自己的副手。
恩铭的帮助确实让徐锡麟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在某些观点上两个人并不相同,恩铭崇尚洋教的举动就是他十分不喜的,只不过那是他的老师,他无法言说罢了。
徐锡麟一直在暗中准备起义运动,好巧不巧的,恩铭就是镇压起义运动的领头人之一,他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爱徒竟然会是隐藏的敌人。
恩铭去检阅部队的时候没有做任何防备,因为他检阅的部队都是他最信任的手下,所以他压根也没想过设防。
而徐锡麟早已准备好了一切,面对曾经的师傅,他心中也十分悲痛,但是为了革命,他也只能这样做。
徐锡麟的起义部队在恩铭前来视察的时候开始了行动,而他的枪口也对准了自己的师傅,子弹扫过去的时候,恩铭躲藏不及,身中数枪不治而亡。
而徐锡麟的起义部队因为力量太过薄弱,所以这场运动也只能走向失败,徐锡麟被抓,有不少人都对他心生恶意。
其中他的师母更是恼怒,先把所有的理想和信念抛到一边不说,就从两个人的关系来看,徐锡麟就不应该这样做。
恩铭虽然身死,但他生前还提拔了不少心腹和学生,当得知师傅被杀害之后,每个人都几乎要被怒火点燃了。
其中有些人也是徐锡麟曾经的同僚,到了这个时候,每个人的目标都变得一致了,不用师娘下达命令,他们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徐锡麟也有妻儿,他做出这番行动前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知道不管行动成功与否,都会有人来索取他们母子的性命。
于是在行动开始之前,他便把妻子和孩子早早的送到其他地方,交给自己的亲兄弟,让他们帮忙照拂。
徐锡麟的妻子是一户有钱人家的女儿,虽然她没有经历过多少苦难,但她深知民间的疾苦,她和徐锡麟结婚之后,便全心全意的支持他的工作。
她知道丈夫是为了国家的前途和未来,所以她从不会有半分不满,有时候徐锡麟拿不定主意,她还会在一旁为丈夫出谋划策。
徐锡麟的起义失败之后,他不仅被极刑处死,他的家人也被清政府通缉,毕竟他可是想要推翻清朝的人,他的妻儿自然不能留。
妻子带着孩子四处逃亡,生怕被人发现行踪,在徐锡麟弟弟的帮助下,她们母子逃去了日本,在国外她们总算是躲过了一劫。
她们在日本的生活也不好过,连日常的温饱都成问题,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妻子带着孩子回到了国内,结束了在异国他乡漂泊的生活。
信息来源:柴志光编;张泽贤总主编. 海上碑林里的红色记忆[M]. 202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