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年的喜庆与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激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邂逅,这里到处洋溢着欢乐与活力。在张灯结彩的街头巷尾,亚冬会吉祥物——东北虎“滨滨”和“妮妮”早已“上岗”多日。

进入亚冬会开幕的倒计时阶段,很多工作人员放弃春节的合家欢,驻守在赛事筹备一线,其中就有不少医务人员的身影。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亚冬会医疗卫生指挥中心合理调配当地医疗卫生资源,构建起反应迅速、安全高效的医疗卫生保障网。

近日,记者走访亚冬会运动员村诊所、定点救治医院门诊等多个赛事医疗保障点,记录下医务人员备战的情景。据了解,此次赛事有31家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其中15家为场馆对口保障医院,同时筹建各类医疗点98个。连日来,参与医疗保障的人员,先后模拟极寒冰冻天气和竞赛过程中多个不同场景,结合测试赛医疗救治、院前转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雪道紧急救援救治、直升机协同救援等,进行了全链条演练。

阵容“豪华”

犁式刹车、侧滑降、斜滑降、平行滑行、冰刀式刹车……近几个月以来,在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中,滑雪损伤救援医生团队在强化训练中完成一次次蜕变。他们还要接受实战救援培训,在训练中重复一个个动作,包括创伤急救、心肺复苏、急救装备使用、颈部固定托的迅速佩戴、肢体的简单包扎和固定、搬运伤员等。

“我们有43名队员,来自哈尔滨市多家医疗机构。”滑雪损伤救援医生团队队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专家潘海乐介绍,这支队伍的含金量高,就在于所有人首先是医生,再去精通滑雪技术。有别于在医院开展急救,滑雪场风很大,不少地方坡道很陡,需要较高的滑雪技术。一场比赛的医疗保障,至少持续3个小时。有队员告诉记者,尽管穿着滑雪服,但在雪场1个多小时后,基本就被“冻透了”。


1月17日,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部分滑雪医生在训练后合影。

“如果有运动员受伤,滑雪医生要准确停到相应位置,迅速对伤情作出评估,给予初步处理,然后将其安全搬运到担架上。这些操作要在4分钟以内完成。”潘海乐表示,这时候就需要滑雪医生沟通能力好,有丰富的急救经验。滑雪医生面对的最大挑战,并不是滑雪的难度,而是如何快速判断伤员情况。


1月17日,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滑雪医生们乘坐缆车前往雪道。

夜幕降临时,潘海乐会根据当天的训练情况,组织队员们开复盘会。这一天,潘海乐特意表扬滑雪医生思黛伟,称其滑雪技术突飞猛进。据了解,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骨科医生思黛伟,在进入滑雪医生团队前,滑雪经验并不丰富,但他身上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每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要反复去练习。”思黛伟说。


1月17日,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一名滑雪医生背着急救包,在进行滑雪技术强化训练。

潘海乐说,滑雪医生训练颇为不易,天冷的时候还可以在滑雪场训练,夏季时只能寻找室内场馆进行训练,出现受伤的情况在所难免。春节期间,参加医疗保障的人员坚守在各自岗位上。“这次经历非常难得,也是一次历练”,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1月17日,滑雪损伤救援医生团队队长潘海乐组织队员们开复盘会。

演练“丝滑”

在哈尔滨市区内的华旗饭店运动员村,记者见到了一场“丝滑”的现场演练。“您好,这里是华旗诊所,呼叫场馆经理。有名运动员出现腹泻、呕吐、发烧的症状,建议转运至定点医院。”对讲机的另一边随即响起通话声,“呼叫‘120’,呼叫‘120’……”


1月19日,在哈尔滨市区内的华旗饭店运动员村诊所,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培训。

该运动员村诊所经理潘宇说,这里的医务人员是按照思想好、技术好、态度好、外语好、形象好的标准精心选派的,可以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

记者在现场遇到了哈尔滨市平房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曲剑。“赛事期间,我们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曲剑说。

跟随“120”急救车辆,记者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赛事专用诊室。该院医务科主任李峒作介绍,医院一共准备了7间专用诊室、33间病房,“为方便外籍运动员,我们还设计了各类物品的中英文对照标签,将其贴在病房当中”。

在哈尔滨市冰球馆,医务人员正演练将受伤运动员从冰面转移出来。在该场馆可看到多个医疗点位,除了冰场旁边的医疗站,还有运动员医务室和观众医务室。该场馆将承担29场男子冰球赛,每场赛事的医疗保障约覆盖6000人。


1月19日,哈尔滨市冰球馆,医务人员在演练将受伤运动员转移出冰面。

该场馆的医疗保障队伍包括神经外科、骨科、颌面外科等领域的多名专家,他们很多有着20年以上工作经验。此外,该场馆还配备了各类医疗设备以及40多种药品、耗材。

参与这次演练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梁洪生表示,尤其是面对脑外伤或出现意识不清的患者,作为神经外科医生的他,可以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1月19日,医务人员演练将一名身体不适的运动员,从哈尔滨市华旗饭店运动员村诊所转运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赛事专用诊室。

记者了解到,急救人员从上场到下场大致需要1.5分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距离该场馆较近,在道路通畅的情况下,仅需4分钟即可到达医院。


1月17日,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滑雪医生在训练。今年亚冬会,无论是参赛人数,还是比赛规模,均创下历史之最。

文/图:健康报记者 孙韧 张可心 孙伟 闫龑 潘松刚 特约记者 马庆志 程岩 通讯员 徐旭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48DUKE6J】获取授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