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沃土上,特色产业迸发旺盛活力;阡陌纵横间,大小公路串起幸福之路;农家小院里,欢声笑语赞不完惠民富民好政策、好发展……

2024年,雁江区丹山镇深入实施“三化联动”发展战略,突出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改善民生,全力保障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全镇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雁江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动能加速集聚

优化产业结构,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过去一年,丹山镇的产业结构如何优化?

天然气产业加快突破。服务保障镇域内天然气开发利用,累计建成钻井平台8个,完成钻井10口,其中位于华光村14组的“资阳2”井测试获得125.7万立方米的日产工业气流,是全球时代最古老、页岩气产量最高井。分别在两河村、田坝寺村建成并投运的中京燃气LNG撬装站一期和二期项目,天然气日处理量达35万方、增长2.5倍,年产值达3.5亿元。在已开发的钻井平台中,天然气管线已覆盖接通5个钻井平台,总里程22公里。

稻虾产业扩面增效。做优做强稻虾主导产业,新增稻虾4000余亩、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实现产业路沿线连片发展,稻虾综合种养规模继续保持雁江区第一。提质发展雁江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成功招引入驻众诚祥霖、中虾农业、良田万亩、濛溪水产等稻虾种养的业主和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升项目完成改田3464亩、改土6391亩。



丹山镇收割稻谷。

特色产业量质双增。围绕稻渔、柑橘和中药材特色产业,实现橘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达1.2万吨,其中品种改良“雁媛46”700亩。串联巍峰村、李家桥村、油草堰村、三合村中药材连片发展,完成丹参连片种植4000亩。在胡家祠村试点智慧水产,养殖泥鳅90亩,每亩效益达1万余元。

传统产业实中有新。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完成撂荒地整顿400余亩,耕地恢复完成举证且通过1129亩,小麦产量亩均达324.3公斤,水稻产量亩均达668.3公斤,扩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2万余亩,完成粮食复种面积32.1万亩,产量9.66万吨,凤凰种猪场建成投用,全镇出栏生猪14万余头,持续巩固全区“稳产保供”第一大镇地位。

天然气、稻虾、柑橘、中药材、优质粮、生猪,成为丹山镇的优势产业,全镇在优化产业结构中,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丹山镇丹参丰收。

推进城乡融合,环境面貌展露新颜

积极探索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丹山镇近年来推进镇村一体的发展之路。

围绕镇村品质提升,在场镇安装太阳能路灯16盏,新建便民桥2座,硬化安全文明广场700平方米,设置便民服务休息点6处。实施村庄清洁行动,转运垃圾4600余吨,新建垃圾分类收集亭52个,配置分类垃圾桶220个。建成磐石、鲁家、裕通3个二级场镇污水管网加密工程30公里,解决558户1818人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全域灌溉、全域供水项目有序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加快完善,新建或维修提灌站35个,新建蓄水池79口、山坪塘55座、囤水田埂27处、拦河坝3处,修建道路55公里,铺设各类管网和排水渠102公里。

围绕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启动“雨露计划”补助367人次、55.1万元。投入各级衔接资金1900万元、实施衔接项目26个,全面兑付产业补助、就业交通补助,公益性岗位安置563人、同比增长23.2%,促进脱贫人口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镇27个集体经济正常运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围绕生态环境改善,加强砖厂废气排放、场镇餐饮油烟等治理,聚力攻坚秸秆禁烧,建立镇村组三级巡查宣传队伍,出动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20000余份。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处理粪污3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均达100%,统筹镇级资金17.3万元有效治理徐堰河、回龙河黑臭水体1.4公里。全面落实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综合技术应用,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万亩,农药利用率达7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顺家村村貌。

办好关键实事,民生福祉保障有力

一年来,丹山镇坚定不移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办好民生实事,投入资金52万元,完成2024年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共四个大类16个小项目,覆盖近20个村,惠及超万名群众。完成新建宅基地审批404宗,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办理不动产登记证2000余户。推动“放管服”向基层延伸,打造省级“政务服务+供销”试点单位1个。

做好社会保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60475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81065人。新增城乡低保294户352人,发放低保资金1702.1万元。新批特困41人,发放特困人员资金1000万余元、特困护理补贴52.9万元。发放高龄津贴198万元。开展居家上门服务612人,服务1.8万人次,完成家庭养老床位项目验收205人。开展农民工服务保障“五大专项行动”,走访慰问7762人,申报贫困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贴3.9万元。设立农民工服务窗口,推进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建设,吸纳用工主体15个。

发展社会事业,完成艾滋病筛查2.1万人次,传染病报告率100%,实现门诊病人满意度96.6%,住院病人满意度95.05%。落实教育帮扶措施,资助孤儿、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儿童445人次、22.25万元,补助贫困生1208人次、55.18万元。组建文化文艺队伍48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0余场,举办全民阅读、读书分享等活动3场,惠及干部群众20万人次。协助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登记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点41处,配合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氏宗祠修复工作。



开展专项检查。

推进基层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夯实基层治理,为发展护航。一年来,丹山镇围绕安全形势、禁毒攻坚、矛盾纠纷化解,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底座。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排查各类场所1200余家次,排查并整治安全隐患800余处,查处交通违法违章行为500余起,查办食品安全违法一般案件31件。严格烟花爆竹管理,规范烟花爆竹经营26家,出动执法人员36人次,检查烟花爆竹经营点85家次,查处非法经营点1家。完善“1+N”应急预案4个,组织应急演练3次,参与人员100余人次。全年辖区内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围绕禁毒攻坚,创新建立“2+N”网格化禁毒工作机制,组建9000余个农村禁毒网格组,动员村社干部、网格员、“禁毒哨兵”对返乡人员、车辆做到“四见一报告”,摸排返乡人员2.1万户5.6万人、返乡车辆1.3万辆。运用智慧社治平台,排查各类易制毒场所600余处,对在册吸毒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引导辖区社戒社康人员主动接受戒毒,管控率达100%。统筹镇级资金兑现返乡人员上报奖励资金近12万元,对“禁毒哨兵”举报的制毒行为兑付奖励5万元。全年辖区内无制毒案件发生,新增吸毒人员同比下降1.4%,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同比下降2.3%,外流贩毒案件核减1条。



禁毒宣传活动现场。

围绕矛盾纠纷化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力量,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97件,按时办结信访案件1256件。该镇人民调解工作经验获“学习强国”平台推送。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150余次,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8件。树立先进典型标杆,成功推选“四川好人”1人、雁江“最美家庭”1户。

追光逐梦在路上,创新突破永向前。

如今的丹山镇,正凝心聚力抓发展,走出一条加快发展与民生幸福共进共融的新路。

全媒体记者 胡佳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