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奋楫正当时。
2月5日,
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
广东省、珠海市高质量发展大会
相继召开,
珠海迅速“热启动”。
岭南春早,正是开耕好时节。从2023年开始,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的“新春第一会”,在广东已成为一项“传统项目”,对全年工作具有“风向标”意义。今年,从省到市,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主题,竞相吹响全年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号角。
赵梓/摄
“新春第一会”上政企共谋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各区(功能区)掀起重大项目“签约潮”“开工潮”,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等含金量十足的新政策密集发布……小布拿着一份密集、紧凑的行程单,马不停蹄地赶赴一个个采访现场,感受着这座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火热气息和强烈决心。
“新春第一会”到底说了些什么?
划了哪些重点?
有哪些实打实的“干货”信息?
站在开年开工的起跑线上,
我们又当以怎样的状态
共赴这个崭新的春天?
小布带你一起解读,
一起奔赴!
关键词1:产业图强,向新而行
亮点:加快建设具有珠海标识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决定成败的关键取决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就看我们能不能把握‘澳门+横琴’这个‘大机遇’、抓住应用场景创新这个‘胜负手’、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基本盘’、锻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个‘潜力板’。”会上,市委书记陈勇的话语尤为坚定。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岛。李建束/摄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在这场抢占发展战略制高点的比拼中,产业图强无疑是突围路径。
对珠海而言,壮大现代化产业“筋骨”,全面提升城市能级量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今年初的市委九届九次全会,就把“加快提升城市能级量级、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确立为新时代新征程珠海现代化建设的“纲”和“本”,将其作为牵引珠海各项工作的首要战略问题。
稳中有进是主基调。回首过去一年,珠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0%;“4+3”产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9.5%;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产业“含新量”不断提升。珠海“云上智城”“天空之城”建设在全国占得先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集成电路、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依托珠海丰富的应用场景加速集聚成势。奕源半导体、创世济生物制药等百亿级龙头项目落子。
珠海全力推动“云上智城”建设。吴长赋/摄
全国首条海岛公共物流无人机配送航线在珠海首飞。李建束/摄
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本次大会,正在于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强化战略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快建设具有珠海标识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为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一季度“开门红”奋力夺取“全年胜”。
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聚焦加快建设具有珠海标识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主题,珠海怎么干?
众人划桨开大船。会上,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高新区、万山区、经开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依次作表态发言,来自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无界方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家代表登台分享。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资料图)。梁冠贤/摄
“珠海布局新质生产力见事早、落子快,加上与生俱来的改革创新基因,开启了高质量发展黄金时代。”
“要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和优化,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打造更多热点、燃点、爆点。”
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大家有劲头、有想头,更有奔头。珠海的“新春第一会”,传递了坚定信心,释放了暖暖信号,更让小布感受到了做优做大做强现代化产业体系那股“热辣滚烫”的干劲。
关键词2:投资加力,企业唱戏
亮点:一季度全市拟签约招商引资产业项目234个
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大会开始前,各区(功能区)围绕本区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举行了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一季度,全市拟签约招商引资产业项目234个、签约投资额671.93亿元。全市集中动工项目222个、总投资约1044亿元。预计全年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产104个、总投资867亿元。
点击观看视频▽
小布梳理发现,重点项目覆盖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多个领域,将为珠海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增添新动能。
香洲区举行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赵梓/摄
一个个重点项目,正是企业投出的一张张“信心票”,让珠海的春天充满了勃勃生机。会上,陈勇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珠海、选择珠海、投资珠海、扎根珠海、建设珠海的广大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拼经济、拼企业,关键一招还在打造更加卓越的营商环境。服务人才和企业,珠海一直很努力——
从2024年举行的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到今年年初举办的“在珠海 创未来”企业家畅享会,名称虽不同,但有个主题始终没变:让企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角。
珠海市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程霖/摄
对标高质量发展新需求,会上市政府发布了2025年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和新来珠人才住房保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外贸稳量提质等一系列改革创新政策,释放了稳增长、促发展的积极信号。
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程霖/摄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2025年珠海将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场会议作出了新部署。
简单来看,概括为“四个突出”和一个“深化”——
突出产业集群建设,突出改革创新赋能,突出应用场景创新,突出对外开放合作,深化“四大”攻坚,以实打实的发展业绩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
其中,在产业集群建设方面,珠海将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巩固优化,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打造智能家电、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材料3个超千亿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超500亿产业集群,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领域持续发力,在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等方面前瞻布局,不断培育新的特色产业集群。
关键词3:改革攻坚,场景上新
亮点:打造全国全省应用场景创新的“首发市”
在“新春第一会”上,小布进门时便领到几本蓝皮书。这几本蓝皮书涵盖了珠海市2025年度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创新应用场景能力清单,介绍了珠海市“特区改革创新行动”的具体实践,成为与会者热议的焦点。
翻开清单,目录页涵盖低空经济、海洋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每个项目都标注了预期目标和实现路径,还贴心地附上了具体对接人及联系方式,实现“帮技术找场景,帮场景找技术”。
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清晰便捷的场景对接机会,同时清晰地勾勒出珠海在应用场景创新方面的雄心。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加速涌现,应用场景已经成为营商环境中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内容。会议提出,推动城市应用场景资源全面开放,围绕产业发展、城市治理、基础设施、社会民生、重大项目等领域,增创30个以上新应用场景,持续编制更新全市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并定期面向社会发布,力争将珠海打造成为全国全省应用场景创新的“首发市”。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广东、珠海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光明之路、奋进之路。
“新春第一会”,既要聚焦既定的工作任务,也要敢于挑战未知领域;既要有对过往成绩的肯定,也要有刀刃向内的勇气。
周家侨/摄
正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泽桐所言:“要紧紧围绕改革创新这个关键,牢牢抓住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载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珠海高质量发展加快步伐、开创新局。”
会上还通报了2024年珠海开展特区改革创新行动情况及“改革创新先锋榜”案例,多个相关部门围绕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依次发言,讲成绩,摆问题,找差距,谈目标,少有官话套话,直指问题关键。
小布梳理发现,有另一组数据格外值得关注。
此前,珠海明确要求各区、各部门每年至少推出一项在全国全省领先的重大改革举措。去年以来,全市改革工作成效显著,有46家单位共推出改革创新项目78个,其中有11家单位完成3个以上。另有88个项目作为典型项目可以进一步培育。今年,珠海将继续大胆探索,再推出一批全国首创、极具特区辨识度的改革举措。
信心在升腾,行动在加速,改革春风在珠海大地吹拂,令人振奋的信号传递至每个人心中。
李建束/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
珠海正以昂扬的姿态、
坚实的步伐,
努力将“新春第一会”的精神
转化为具体行动,
把发展目标转化为实际成果,
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珠海发布 佘映薇 钟夏
编辑/陈淑娴
责任编辑/田海
三审/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