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进入大众视野的过程,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历史演变。

在古代,人们主要通过咀嚼甘蔗等植物来获取甜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掌握了将甘蔗加工成蔗糖的方法,但此时的糖仍然较为稀缺且价格昂贵。

直到工业革命的到来,为糖的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产量不断增加后,糖逐渐从奢侈品转变为大众消费品,也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糖的“甜蜜陷阱”。

吃糖成瘾,不输烟酒


美国权威专家曾在《自然》上公开提出: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有潜在危害且容易上瘾。

如果认真说起来,糖是比烟酒更加阴险!

酒精进入人体和大脑后会麻痹你的神经,让你头晕目眩。

这时,大脑就会第一时间警告那些不胜酒力的人停止摄取,让你把酒吐出来。

香烟同理,不管是什么样的老烟枪,TA的第一口烟都是辛辣呛嗓的,大脑会指挥身体,排斥那些伤害自己的物质。

糖却恰恰相反。

糖不会进入大脑,只会欺骗我们的大脑,远程激活大脑的“奖励系统”,激活神经元,从而释放海量多巴胺。

这也是为何少有人不爱吃甜食的原因。

毕竟……没有人会和快乐作对,而更糟糕的是,当你习惯摄入高糖食物后,再吃同样甜度的事物,很难获得此前的快乐。

只能吃更参更甜的“糖”才能获得与之前相近的满足感……

所以,“糖瘾”本质上是一种神经素乱,仅靠意志力控制自己不吃甜食,或许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作用,但却很难长期坚持。

再加上有的人在童年就对甜食产生了心理依赖,长大后,吃甜食成为了一种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方式,这也成了我们对糖欲罢不能的根本原因。

" Type="normal"@@-->吃糖成瘾的危害


1

吃出三高

糖是高热量的食物,只能提供能量。

过量摄入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高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就会接踵而至。

而且糖会限制其他高蛋白质高营养食物摄入,让人胖的同时还营养不良。

2

吃出烂牙

糖分还是细菌滋生的温床。

当口腔中的糖分过多,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并产生酸性物质,致龋菌附着牙面,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导致龋齿等牙齿问题。

3

吃出坏心情

研究表明,过量摄入糖分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是因为糖分频繁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导致神经递质失衡,一旦糖分摄入不够,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

4

吃出衰老

糖分还与皮肤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

糖+蛋白质会产生糖基化终产物(AGES),它会破坏皮肤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导致皮肤松弛、皱纹增多等衰老现象。

如何敲响退“糖”鼓?


虽然糖具有成瘾性,并且对健康不利,但糖同时也是人类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一种,糖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糖摄入指南推荐每天吃糖的量不超过50克,如果可以,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

日常摄入糖分的来源偏向未加工的天然食物,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天然食品。

要控制餐后的甜点,摄入或者选择低糖、低脂的甜点替代品

不过戒糖最重要的是切断吃糖=快乐的奖励机制

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试着做喜欢的运动、看喜欢的书籍、吃喜欢的水果……

重复做这些,会逐步改变大脑的奖励系统,助你慢慢脱离糖瘾。

糖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品,不要让它成为我们健康的负担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