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的传统运营策略,显然无法适应今天的新市场格局。

中国市场掀起的电动化、智能化风暴,给所有传统企业都上了一课,如果不想和铃木、三菱一样丢弃中国这个2300万量级的市场,就一定要主动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

此前我们说过,如果在中国市场能抓住2%的销量,任何一家企业的全球销量都能至少提升40万台。



这对于任何一个豪华品牌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事实也证明,中国市场为曾经的路虎,如今的奔驰、宝马、奥迪,带来了巨大的销量。

当然,中国市场不仅仅可以提供巨大的销量推动力,不少企业还可以借助国内较低的生产成本、不错的生产能力,利用国内的生产能力返销海外市场。

不少企业都在这么做,比如说别克、雪铁龙、起亚等品牌都在利用国内工厂生产新车,返销海外市场。



雷克萨斯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太多的工厂,除了北美、日本大本营之外,就是在印度建立了新工厂,但面对电动化发展,雷克萨斯也必须要做出调整。

就在今天,丰田与国内地方达成协议,将会在上海金山区成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

此前已经有媒体推测,雷克萨斯将会在国内建设工厂。



当然不是传统的燃油车工厂,而是在国内生产纯电动车,燃油车方面,雷克萨斯在全球的份额已经非常稳定,工厂布局以及市场需求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平衡,在市场需求以及产品没有新推进的情况下,雷克萨斯是不会贸然扩建燃油车工厂的。

在国内建设电动车工厂,并且选择上海,是雷克萨斯做出思考后的选择。

一个是,上海是全球的大港口之一,拥有非常便利的海运交通,前有特斯拉在临港建立工厂,国内生产的特斯拉可以非常方便的出口到欧洲。



地理优势明显,是一个重要优势。

另一个,中国拥有强大的电动化产业集群,这里指的不仅仅是供应商,还有强大的工程师体系,国内的电车已经是世界主流,就连北美市场都评价,中国生产的电动车,价格不仅比特斯拉更低,而且品质还要比特斯拉好。

在国内成立公司,将会有助于雷克萨斯设计电动车,并且生产出来。



最后则是成本,国内的电车生产成本要远远低于其它地区,尤其是电气化架构、零部件成本、电池包的优秀程度,同样的成本设计出来的产品,国内的电车优秀程度要远远领先于海外产品。

在国内设计、生产的雷克萨斯电车,其实就是“国产车”,出口到国外赚取品牌溢价、生产成本差价等等,这将会为雷克萨斯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雷克萨斯这种想要吃国内电动化红利的企业不在少数,不久前奥迪和上汽达成协议,上汽奥迪E概念车使用上汽集团的电动化平台打造,实现的就是在中国为中国的策略。



中国市场的电动化低成本以及高质量,已经给所有的外资企业带来了信号,在中国市场建立电动化工厂,不仅仅中国工程师能够为外资企业提供新的资源,还能带来更好的利润空间。

如果说燃油车时代,外资是最大的领跑者,那么到了电动车时代,中国市场才是最大的先驱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