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陈雨康

  2月5日是蛇年首个工作日,上海“新春第一会”如期召开,并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在深化世界银行对标改革、优化为企整体服务、优化涉企监管检查等五个方面安排共58条任务举措,旨在率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018年以来,上海每年都在年初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大会,此前已发布7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共实施1101项任务举措。当天发布的《行动方案》,聚焦融资、政策服务、监管检查、公平竞争、诉求处理、网络舆论环境、涉企案件办理等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推出一批具体化、突破性任务事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城乡统筹与共同富裕专委会特约研究员李萌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召开“新春第一会”并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是深刻把握和运用五个“必须统筹”、坚持用科学方法谋划和推进城市经济工作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更好统筹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积极态度与工作诚意,为各类市场主体来沪、在沪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更加适用和实用的政策举措,对于提振企业发展信心、集聚优质产业资源和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级都具有重大意义。

  深化世界银行对标改革,在市场准入上,《行动方案》明确,针对企业登记重复填报资料等问题,推进“上海企业登记在线”数智化升级,强化申请表单智能预填、申请材料智能生成、申请条件智能预检等功能。推广应用企业住所标准化登记信息库,推进企业名称智能申报、跨区经营场所备案和企业分支机构登记集中办理等改革举措。丰富电子营业执照和“经营主体身份码”(“企业码”)应用场景。

  促进市场竞争方面,《行动方案》明确,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严格执法,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完善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全过程监管,明确资格预审项目准入范围,在政府采购工程中预留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招标。保障民营建筑企业公平参与竞争,将企业外省市工程业绩和处罚信息纳入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促进“一站式”知识产权集成服务平台优化升级。

  在要素保障服务上,《行动方案》要求,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不断扩大覆盖面,常态化开展“商会批次贷”等银企对接活动,全面落实中小微企业无缝续贷、无还本续贷政策。推广涉诉企业信息澄清机制及司法信用数据共享共治机制,降低企业因涉诉被停贷、抽贷的风险。建设融资服务中心,优化金融惠企“政策包”和“服务包”,吸引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入驻融资服务中心,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行动方案》还提出了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一系列举措。例如,规范牟利性职业举报。制订管理办法,强化部门协同,建立“黑名单”制度,有效遏制恶意滥用举报权利的职业索赔行为。严格规范涉企案件办理。指导国有企业加大债务清偿化解力度。

  近年来,上海对标国际一流水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果显著。在世界银行的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中国从2018年的第78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31位,上海是评估权重占55%的中国样本城市;2023年,上海成为代表中国参与世界银行评估的唯一样本城市。根据北大—武大联合团队发布的《中国省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2023》,上海营商环境全国排名第一,是中国营商环境建设的标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