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陈琳)新春伊始,东城区在节后召开首场新闻通气会,集中发布五大文化政策文件,涵盖城市形象传播、影视拍摄服务、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红色文物保护利用、好人好事挖掘宣传等多个方面。通过出台一系列创新政策,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注入“东城动能”。
2月6日下午,东城区在地坛公园方泽轩召开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专项小组会,总结了2024年工作进展情况,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研究审议了一揽子文化政策文件,听取了南新仓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相关工作的汇报。
2月6日下午,东城区召开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新闻通气会。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在当天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集中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东城区城市形象传播的实施意见》《东城区进一步促进影视拍摄服务优化的若干措施》《东城区加快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东城区“红色序章”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东城区大力挖掘宣传好人好事营造“在东城 爱相融”崇德向善良好风尚行动计划》五大文化政策文件。
东城区正在全力加速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此次推出的文化政策统筹文化引领、保护、服务、产业、传播五大领域协同发力,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创新”的良性循环,并通过政策集成、资源整合、跨界融合,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关于进一步加强东城区城市形象传播的实施意见》重点围绕价值共创、文化共融、产业共生、传播共促“四大计划”,提出12项具体任务,推动品牌定位清晰明确、文化魅力充分释放、产业根基坚实稳固、传播渠道丰富多元,实现城市形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共进。
《东城区进一步促进影视拍摄服务优化的若干措施》聚焦机制、平台、服务、融合四个维度,提出20项措施,着力提升影视拍摄保障力、提升影视创作竞争力、提升影视拍摄吸引力、激发产业内生驱动力,形成更具东城标识的影视生产与文化传播新格局。
《东城区加快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依托创新聚合、资源整合、行业融合、要素耦合四个方面,提出16项举措,努力建成文化产业创新策源地、文化科技融合集聚地、文化时尚消费引领地,打造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东城样板”。
《东城区“红色序章”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结合“一核: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场馆群”与“一线:‘红色序章’主题文化线路”的空间结构,明确21个示范项目,将示范区建设成为红色资源保护管理、传承利用、交流传播相互促进的典范区。
《东城区大力挖掘宣传好人好事营造“在东城 爱相融”崇德向善良好风尚行动计划》提出好人好事价值构建、渠道整合、氛围营造、护航保障共四大行动11项任务,兴起崇尚好人、争做好事的热潮,大力培育“在东城 爱相融”崇德向善良好风尚。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