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在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后的第二天,中山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百人会场内,来自全市工业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的代表达60余人。观察会议出席名单不难发现,“科技创新”成为中山“新春第一会”的关键词。



奋力建设创新之城 镇街表态这样做

今年,深中通道迎来通车后的第一个春节,日车流最高峰超15万车次,中山的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深中通道如果仅仅带旺了我们的乳鸽指数,那我们会愧对那么伟大的深中通道,也会愧对这个时代。”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提出。如何加快推动珠江口东西融合发展,奋力建设创新之城?是中山需要书写的时代答卷。


深中通道。

作为深中通道西岸桥头堡,翠亨新区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翠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朗街道党工委书记罗绮冬介绍,2024年,翠亨新区全年实现GDP25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工业投资增长12%。“2025年,翠亨新区将聚焦改革创新、招商引资、土地整备、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等关键领域攻坚突破,奋力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样板区’,力争全年实现GDP增长10%”,罗绮冬表示。

火炬开发区作为中山创新发展“主引擎”,2024年完成GDP573.7亿元,工业投资增长11.8%,国家高新区排名提升四位。“2025年,火炬开发区将锚定‘深中一体化融合发展主阵地、全市创新发展主引擎、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定位,力争全年GDP增长6.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7%,工业投资实现新的突破”,中山火炬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义强在大会上表态。

小榄镇作为传统经济强镇,已经连续两年对全市经济贡献度排名第一。2024年,小榄镇全年实现GDP586.4亿元,同比增长5.7%,拉动全市GDP增长0.8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贡献度达到21.6%。小榄镇党委书记赵锡雄表示,今年该镇将加快省级高新区范围内项目改造,力争年内成功创建全市唯一省级高新区。同时将紧抓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力争年内推动不少于1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新增不少于12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实现R&D经费投入增长20%以上。

“中山有很好的产业基础,要加快推动与珠江口东岸城市,与港澳的合作,尤其是要成为深圳创新的一部分”,郭文海在大会上指出,要用好周边城市强大的研发平台、人才资源,把中山“人间烟火气、湾区好生活”变成吸引高端产业、聚集高端人才的有利条件。

厚植“产业之林” 中山送出惠企“大礼包”

加快产业转型突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企业是主力军。此次大会前夕,中山党政班子领导邀请比亚迪、明阳、三花控股、江波龙、太力等来自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家“压轴入场”。这是中山连续第三年邀请企业家参会,表达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视。

第一位发言的企业家代表,比亚迪集团总裁办公室行政总监徐磊透露了一个幕后故事: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人才引进是关键。为了全球领先品牌的无人机生产项目落地在中山比亚迪二期,郭文海亲自部署,联合多个部门为企业破解了用工短缺等难题。

“春节前一个月,郭书记专程带队到公司调研,表达对公司业务开拓的支持。正月初五,肖市长也来到企业,重点关注节后人员招聘和周边配套等问题,中山对待企业真诚的态度、快速响应的速度和高效的办事效率,让我们既感激更感动!”徐磊坦言,对于中山的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在2024年落地的家庭储能项目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将会在2025年陆续建成投产。比亚迪也将继续加大在中山的投资与发展力度。

传统产业不是旧船票,而是新引擎。广东金鼎智造服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鼎智造”)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精准设计和生产符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服装产品,实现快速换款和柔性生产。该公司总经理邓君在大会上介绍,目前,该公司的日产量由原来的3万件/天提升到现在的10万件/天;半成品堆积在每个车缝组等待生产的数量由约2500件减少到约320件,线上流转、堆积减少80%;从裁片到成衣由原来跨楼层周转3天,缩短到30分钟至2小时即可完成首件下线,成功从传统服装厂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工厂。

2024年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是极具挑战的一年,康方生物仍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是关键特征。在2024年,康方生物一共有3款新药产品获批上市,使得康方拥有5款商业化的产品,其中两款双特异性抗体新药,在2024年还被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值得一提的是,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在三期临床上,头对头战胜了国际的“药王”帕博利珠单抗,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两手抓,这既是锻造先进制造的铜筋铁骨,也是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新春第一会”中山诚意十足,送出惠企“大礼包”:针对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光电光学产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制定40条政策措施,其中有25条涉及了资金奖补,预计投入财政资金6亿元。“我们总的想法是帮助这些企业要尽快突破发展瓶颈,尤其是对‘小巨人’企业、国家级专精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中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叶红光表示。

迅速举行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仪式

此次会议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招商新格局、坚定推“工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提出具体要求。

“2024年民乐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6045万元,比2023年增加1955万元,增幅达47.7%,集体经济得到显著提升”,中山市东凤镇民乐社区党委书记麦国锐,在大会上汇报了东凤镇民乐社区通过低效工业用地改造升级。他介绍,自2022年以来,民乐社区累计拆除整理低效用地超180亩,成功实现“低效地”向“高产田”的转变,吸引优质企业入驻现代化、高标准高品质工业厂房,集体经济得到显著提升。

民乐社区是中山大力推进“工改”的一个缩影。通过“工改”,中山重塑了产业空间,夯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会议透露,今年,中山将进一步发力,畅通产业园区的道路、水电等配套施舍。

构建招商新格局,是优化调整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赵锡雄表示,小榄镇将将强化“工改”与招商联动,推广定制厂房模式,推行“无地招商”、以招促改,力争2025年落地“无地招商”项目不少于10个。与国内一流高新区相比,火炬开发区的经济规模、增速、质量仍有较大差距。张义强表示,接下来火炬开发区将聚焦“湾区三谷”建设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投资总额超300亿元,力争百亿级招商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结束后,中山迅速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仪式,吹响新一年大抓项目、大抓发展的冲锋号。今年中山市一季度集中动工重大项目144个,总投资约340亿元;其中产业项目113个,总投资约270亿元。

春光为序启新程,策马扬鞭再奋蹄。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艰苦的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在“压力测试”下不变形,在“耐力长跑”中不泄气,在“实力竞技”中勇争先,相信,中山能够坚定信心决心,用好用足优势,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大步向前。

采写:南都记者吕婧

摄影:南都记者吴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