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里诗书
五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那句 “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呐喊,至今言犹在耳, 而《哪吒之魔童闹海》最为出我意料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一部为了延续IP,而强行编造的续作,它是一部真正意义上对前作全方面的升级,无论是电影制作上的用心,还是剧情构思的上心,都为中国动画电影树立了新的标杆。
《闹海》给人最为直观的感受,是电影五年的打磨确实用在了每一个细节上。电影的美不仅仅在于场景上的宏大,而更在于每一场战斗都有着契合东方美学的表达,每一个人物都有着契合性格的塑造。这就例如电影中的无量仙翁身着华丽的道袍,面容慈祥,但眼神中却隐藏着不易察觉的阴鸷,这种反差的设计很好地展现了他表里不一的性格特点。而那些妖怪们的造型则更加多样化,有的妖怪身形庞大,面目狰狞,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有的妖怪则小巧玲珑,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
在故事上,《降世》所围绕构建的核心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本质上所讲述的是哪吒对自我认知的改变,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是命运的主人。这个核心即便延续到《闹海》中,去配合已有的原著经典,其实已经足够可以讲好一个精彩的故事,但自编自导的饺子最出人意料的地方,在于他在自己的《闹海》里选择了去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路,用更为与时俱进的现代思维,赋予了一个传统神话故事以真正的新生。
电影所新生的内核,是哪吒从反抗个体命运的不公,衍生到了对强权为非作歹的反抗,电影所塑造的矛盾也不再是简单的正邪对立,更为难得的是电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一种深入浅出的幽默中完成的。这就例如无量仙翁,在仙界地位崇高,然而其为了壮大自身教派力量炼丹,不择手段,狠辣歹毒,而世人眼中的妖怪,在哪吒的三次试炼中,要么是穷困潦倒,憨厚可爱的土拨鼠,要么是教导小妖,修身养性的老师,要么是自信乐观的石矶娘娘,这三个形象留给观众的,都不在是传统神话中的妖怪。
由此电影在潜移默化间,完成了世人对仙与魔刻板印象的重塑,这种对善恶观念的重新审视,让每一个观众,不分年龄都深如浅出的理解到,善恶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一个人的善恶往往取决于他的行为和选择,而不是他的身份和地位。电影通过这种方式,引导观众摒弃对他人的刻板印象,用更加客观、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去判断善恶。
哪吒在这部《闹海》所抗争的对象也不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视苍生为棋子,高高在上掌控世界的阐教强权,这一做法使电影的格局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海底妖兽与龙族一起,协力哪吒一同对抗仙界,无数本微小的个体,凝聚起了连阐教都难以抗衡的力量,并最终成功地拔出了定海神针,打破了危害世间的炼丹炉。这种对命运的抗争,不再是《降世》里个人的英雄主义行为,而是一种集体的觉醒和反抗。它让观众看到,即使是最弱小的个体,只要团结起来,也能够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来自底层对不公的抗争成为了电影最为打动人心的情感共鸣。《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艺术佳作。它通过对传统神话故事的创新改编,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融入其中,才使那一抹属于哪吒的红,变得格外耀眼夺目。
个人评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