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燕梳楼

哪吒2简直杀疯了。

整个春节档电影票房95亿,光哪吒就独占50亿。

而春节8天时间走进电影院的1.8亿观众中,就有超过1亿是奔着哪吒去的。

目前哪吒系列已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票房破100亿的国漫之光。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攀升中。有观众感慨,第一次在电影院找到了春运的感觉。

河南鹤壁一家影院一天就排了88场哪吒。平均10分钟一场,高峰期5分钟一场。公交车发车都没这么高频率。甚至凌晨3点都挤满了人,老板脸都笑花了。

没办法,好电影藏不住。无论是剧情还是视觉效果,在春节档几部烂片中都是降维式打击。2小时时间里全程高能无尿点,节奏紧凑又解气,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找到共鸣。

无论是个体命运还是公共秩序再到天道伦理,哪吒2都能接得住而且接得天衣无缝。关于这部电影网上清一色全是好评,好话我也不想再重复,我只想说点不一样的。

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哪吒2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容貌焦虑,出身宿命,政治隐喻等等,显得格局小了点,谈不上硬伤,只能说是扎心的真相。

当然,在一片赞扬声中去审视一部作品,显然是不讨喜的。所以我必须要声明,这些审视暇不掩瑜,哪吒绝对是部现象级好作品。

第一,故意制造的容貌焦虑。

首先我理解编剧可能是为了剧情效果。电影中有两个胖子形象,太乙真人不仅胖而且还酗酒,与一身仙气的传统形象相比确实颠覆太大,即使是为了喜剧效果也是完全没必要的。

另一个胖子是“居家宅女”石矶娘娘。不仅胖,而且还满脸坑。她问魔镜方圆百里谁最美?每次回答都是肯定的。她自己又不自信,非要听魔镜说真话,然后魔镜说真话她又受不了。


这里逻辑不通的是,既然可以幻化成人形,他们为什么不能变成喜欢的样子?为什么非要整两个胖子?一个追着浮云问我是不是最帅的男人,一个揪着魔镜问我是不是天下谁美的女人?

还有太乙为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那一段,哪吒嫌自己的形象太丑,问能不能自己选。然后李靖夫妇为了要最帅的亲儿子还是最强壮的亲儿子争执不休,最后哪吒亲自上手,结果比原来的自己还丑。

无论是身材还是容貌,虽然都是为了营造笑点,但背后折射出来的容貌焦虑也会加深世俗成见。整个电影的硬核就是为了打破成见,而胖与丑,是不是也是编剧本身就根深蒂固的万岁呢?

还有关于电影中多次出现的屎尿屁,这种刻意设计的搞笑其实并不好笑,反而显得很低俗。一部好的作品没必要靠这些来博取笑果,何况这两个屁还当众呲在陈塘关老百姓的脸上。

而哪吒在玉虚宫当众就要脱裤子撒尿的那一段,也显得与整个剧情有点违和。哪吒2中的哪吒比哪吒1时更为成熟,价值观与世界观也更接近于少年,当众撒尿显然不合逻辑。

指望一个撒尿都不知道避人的小屁孩拯救世界,这是搞笑还是讽刺?或者说是侮辱观众智商?

第二,难掩真相的出身宿命。

面对父权与霸权,哪吒身上的反叛精神让人着迷。事实上,可能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叛逆的哪吒,但现实生活中映射出来的却是忍辱负重的申公豹

哪吒那句“我想试试看。若天下无路,我就开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乾坤”。可以说是喊出了无数人内心的渴望。这种不畏强权、不知天高地厚的精神,真是哪吒的灵魂所在。

问题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绝大多数都有掀桌子的愤怒,但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更别说为你兜底的家族势力了。咱们一起看看影片中的两个男主角,那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啊?


男1号是陈塘关总兵、托塔李天王的三太子,男2号是统领龙族的东海龙王敖广三太子,哪个不是名门望族。特别是哪吒,不仅是个标准的官二代,还师承名门,师傅是太乙真人,师祖是无始天尊。

这样级别的孩子,可以说是投胎天花板。所以他敢如此顽劣,他敢上闹玉虚宫下闹龙王殿,他可以翻江倒海然后喊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为什么呀,因为他是哪吒呀,他爸妈是一方诸侯呀,更重要的是他“上面有人”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哪吒2中的李靖比哪吒1中要温和多了,对哪吒更多则是宠爱顺从多一些。原著中李靖已经知道哪吒“上面有人”,所以连父亲都要忌惮三分,所以说还有哪吒不敢干的事?

再看看申公豹。很多人同情申公豹,因为我们都想成为年轻时的哪吒,人到中年才发现活成了申公豹。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考公终于成为玉虚宫门下,成为全家人的骄傲和全村人的希望。

但即使跪了三千年冰雪脱离兽形,也不过是天尊的记名弟子,仙界的边角料。甚至连无量仙翁的鹤童都嘲笑他,畜生修千年不过是换个人形皮囊罢了。这像不像挤破头颅考公的小镇做题家?

对于我们这些普罗大众来说,其实连土拨鼠都不知道。至少土拨鼠在无量仙翁那里还有价值,还能炼成仙丹,我们更像是电影中连个镜头都没有就被化为灰烬的陈塘关的老百姓。

你不能不承认,有些人出生就带着光,有些人一生都注定是牛马。有些枷锁就像天魔咒,一出生就刻在骨子里,无论你如何挣扎,都无法撼动。

比成见更难撼动的,是出身,是家世,是一个家族能为你掀桌子买单的兜底能力。

第三,刻意安排的政治隐喻。

我觉得哪吒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度关注了如何让观众“爽”,从而少了一些慈悲。哪吒与敖丙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确实很丰满,但对于陈塘关的老百姓却一点都不友好。


唯一一处出现老百姓的镜头还是讽刺和挖苦,甚至用太乙真人的坐骑猪对着老人呲了两次屁。而最该反映被屠城里老百姓的惊恐、慌乱、绝望,却一个镜头没有,连个哭声都没有。

难道在主角光环下,普通人连声痛哭都让人觉得聒躁?既然能石化李靖夫妇活命,为什么不能顺手多救几个百姓?百姓的命就不是命?全城百姓都死光了,这李靖夫妇还有什么脸面活着?

所以这一点不符合逻辑。而且编剧在处理这段时也过于轻描淡写,很随便地就把全城老百姓当成仙妖两界斗争的牺牲品,一个活口不留。这很难让人接受,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陈塘关的老百姓。

反观哪吒,好像最终魔性爆发也不是因为要为陈塘关的老百姓复仇。而是先以为父母被反派杀死了,然后又是为了母亲冲出穿心咒,最终在龙族的共同帮助下,才打败了无量仙翁。

相比哪吒1,最后关头哪吒是为了救全城百姓爆发的,但第二部哪吒好像全程无视陈塘关的老百姓,始终陷入在个人英雄主义的光环下,没有体现出“拯救天下苍生”的慈悲。

这一点上,还不如反派申公豹的人物更丰满,更有血有肉一些。在百姓缺医少药时,还动了恻隐之心,送来了大批药材,甚至还多送了一些生活用品。

我不知道编剧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受到过什么伤害,或者说对于底层老百姓有着什么样的复杂情感。但任何一部伟大作品都不能脱离人民性。

虽然我们中多数人都只是也只能是历史的背景,就像哪吒中的被烧成灰烬的陈塘关老百姓一样。但我们也有名有姓,痛了也知道喊疼。

还有一些对于漂亮国的隐喻上,我觉得格局也不妨大一些。艺术就是艺术,宣扬普世价值观就可以,没必要刻意做一些政治迎合。

有读者说无量仙翁好像一个人。我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刻意为之。总之最后的彩蛋因为刷脸被打的鼻青脸肿。

无非是想表达,这是连脸都不要了。

-End -

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