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正月初五,西安市临潼区大唐华清城广场锣鼓铿锵、秦韵悠扬,正在这里举行的西安易俗社全本戏曲联唱专场吸引数千名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秦腔演出现场

一颦一笑一回眸,一悲一喜一甩袖。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和悠扬的琴声,秦腔传统剧《双官诰》精彩上演。演员们身着华丽戏服粉墨登场,唱腔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婉转细腻,扎实的功底、婉转的唱腔、生动逼真的表演,让或站或坐的台下观众,沉浸其中和着曲调、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阵阵掌声中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和新年的喜悦。

过大年,听秦腔,这是属于西北人特有的年味。“方寸间的戏台上,梆子一敲,板胡一响,好戏开场,吼起秦腔,这才是过年的味道!”特意从西安城区赶来的老戏迷张建国激动地说,此次西安易俗社全本戏曲联唱专场有很多名家,像今天剧中“王春娥”“薛保”“刘千金”等重要角色均由一级、二级演员饰演,“能原汁原味看到全本大戏太难得了”。



秦腔演出现场

《双官诰》是秦腔传统经典名剧,全剧通过扣人心弦的曲折故事,用生动引人的戏曲语言,塑造了贤惠善良、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三娘”王春娥的形象。“这是一部美好结局的剧目,也是一个母亲苦尽甘来的故事,充分发挥了传统戏曲高台教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作用。”临潼戏迷席桦感慨地说,在热闹的春节听秦腔,是乡情融合年味的独特表达。

据了解,此次秦腔惠民演出是临潼区2025“中国年·遇见临潼”新春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之一。新春期间,临潼区还将以“文化共享 惠民展演”为主题,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深入乡村、社区开展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等惠民文化活动。聚力春节综艺联欢晚会、大型秦腔名家演唱会、迎新春乒乓球友谊赛、元宵主题插花等文旅体活动,临潼区各街道策划开展村晚汇演、社火类非遗展演及趣味运动会、篮球赛等80余场迎新春群众活动。



秦腔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

据悉,西安易俗社全本戏曲联唱专场将持续至正月初七,2月3日(正月初六)将上演被誉为“秦腔教科书”的《三滴血》,2月4日(正月初七)上演悲欢交织的爱情经典《玉堂春》。

“我们希望通过‘戏曲+旅游’的深度互动,以秦声秦韵为媒,深挖秦腔新时代精神内涵,彰显新时代秦人风采,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局长段明说,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临潼区深化非遗文化挖掘展示,突出惠及全民理念,推出了6大主题、24项特色活动。其中,西安易俗社戏曲展演作为重头戏,既展现了百年剧社的艺术魅力,也打造着文旅融合的新样本。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佳 通讯员王三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