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是我的艺舟双楫。专一从事研究,或专一从事创作,是相当一部分书法人的全部;在我这里,单独完成哪一边,只算是活成了50%而已。两样加一起,才是现时的标配,正如导师李一先生写给我的毕业赠言:“以学术为支点,持艺舟双楫,往前迈!”以书法理论研究与书法创作为左、右手,驰骋于未来的艺海之中,汇入自己的艺术生涯,是老师的期望和鼓励,也是我从如今开启的航标Logo。

有一段时间写“近现代书坛点将录”的系列文稿,写作过程中遇到太多“无意作书家”的前辈,包括只将写字当“余事”的鲁迅、梁启超、马一浮、丰子恺们。余虽不敏,已成过往的几十年,虽年纪很小就学写字画画,但总的基调是做事为了开心——写字画画为开心,著文写书也为开心。开心与无意,在后面的五十年,同样还是我做事的原动力。

正是处于无意状态中,由王国维先生“三境界说”联想到书法方面,于是生出一个话题:“书家三境界说”,试一一道来,看能说得通否?

第一境界:技法学习阶段乃至初步掌握技法之时,斤斤计较“如何写”;

第二境界:玩熟技法之后,书法人会着意去想的问题变成了“写什么”;

第三境界:思量或是不思量,而将“如何写”与“写什么”融合为一。

再有的人,比如非书法本科专科出身的人而言,也许从来就没有过“如何写”与“写什么”的纠结,写毛笔字跟读书、写文章一样,都是穿衣吃饭喝水打哈欠一样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如果一定要局限在书写层面上来说,我可为自己归纳两点:一是以章草为主调的草书创作,并将个别容易引起误读或难识的传统草法以行书来变通;一是以有意味的文字内容来切合章草所独有的味道,古诗集句或颠倒古代名文顺手拈玩。多年来的心境、状态,可用两句话来概括:

开心写字,闭门读书。

文/王谦,《书家三境,艺舟双楫》

作品欣赏





王谦

乙巳岁首制联:岁序重启花甲;灵蛇瑞暖室家;

横批:春风大雅



《诗酒年华》王谦



(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王谦书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身健五福临,家和万事兴》王谦



《诗酒年华》王谦

(来源:宬艺术)

书法家简介



,艺术学博士,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出版著述20余种。专著获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优秀文艺评论著作奖,入选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