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时期,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也就是说,当年很多女同志也参加了红军。

尤其是在长征期间,无论男女都要面对艰难险阻,同时还要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可见她们的信念是强大的。



在社会上,女性一直是一个被弱化的群体,但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女同志的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长征期间,女红军跟男红军一样,需要浴血奋战、艰苦跋涉,而考虑到体力以及力量方面的差距,其实女战士所需要克服的困难更多。

简单来说,女红军在长征队伍中有了非常大的作用,当需要出力的时候,她们也不会闲着,身上也都拿着基础物品。

如果有人在途中生病或受伤,女红军则需要为他们进行救治,当士兵们对未来比较沮丧时,她们也会唱歌进行鼓励。

事实上,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女红军都是要克服困难的,有一些女同志有了爱情的结晶,但为了革命依旧奔波在战场上。



在1937年的时候,就有一位年仅20岁的红军怀孕了,孩子也出生在了革命路上,她就是红军战士吴仲廉。

吴仲廉是湖南宜章人,1927年加入中共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还给毛主席当过书记员。

而她的丈夫曾日三也是个革命老前辈,二人相识于井冈山,一见钟情后就结为革命伴侣,往后也一直为革命做贡献。

1936年,西路军遭遇马家军围攻,曾日三临危受命指挥战争,吴仲廉也在队伍中,当时她已经怀孕8个月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吴仲廉紧紧跟着部队,于1937年1月来到甘肃临泽,在这里生下一个男婴,但迎接她的不是惊喜,而是灾难。

为了不让孩子受苦,吴仲廉抱着孩子来到地主王学文家,此人家境殷实、为人善良,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敲响门,之后便晕倒了。



不一会儿,王学文过来开门,便看到了吴仲廉,于是和妻子李氏一起将她抬进屋内,等体温恢复过来后,吴仲廉醒了。

面对着陌生的环境,吴仲廉本能地护住怀中,之后确定对方是王学文后,当即解开衣襟,抱出了一个瘦小的、尚未满月的婴儿。

男婴虽然冻得脸通红,但他在母亲怀里睡得很安稳,之后吴仲廉向王学文说了他的情况,说想将孩子托付给他。

看着这个孩子,王学文与李氏对视一眼,其实李氏很喜欢孩子,但却多次丧子,因此对于这个男婴,她还是非常想要领养的。

后来吴仲廉就将孩子留下了,自己则继续干革命,而后来随着战争的打响,曾日三不幸英勇牺牲,吴仲廉也被俘。

王学文听到这个消息,别提多担心,起码吴仲廉还是孩子的亲生母亲,后来他还去看望过吴仲廉,之后便因各种原因失去了联系。



直到13年后,王学文得知吴仲廉成功被营救,想要将孩子王继曾接回去,还带后来王继曾还是回到了吴仲廉身边,也一直没有忘记养父母,平常都有联系,这是最好的结局。

但我们也知道,这样的情况还是在少数,当年很多红军的孩子都不知了去向,但愿这些孩子都过得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