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打卡”吧#
新四类设施开放
之宁波篇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石化、电力、钢铁、建材四类行业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鼓励四类行业用线下参观或云参观的形式向公众开放。
在宁波,新四类环保设施哪些已经向公众开放了?跟着小编去看看!
1
石化行业
中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
公司是中国石化旗下重点骨干炼油化工企业。继2004年成为首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后,近年来还获得“中华环境友好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突出贡献企业”“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工厂”等荣誉。
看点一:白鹭园
白鹭园占地12000平方米,拥有鸟巢840多个、鹭鸟3300多只,被评为中国石化首批十大生态排放景观案例、浙江省观鸟胜地。
看点二: “水立方”实验室
作为“大污水处理场”控制室,“水立方”实验室管理控制着国内首套大型国产化废碱液湿式氧化装置,基本实现炼油工业污水“零排放”。
看点三:生物航煤装置
该装置是国内首个生物航煤大型生产装置,以餐饮废油为原料生产航空煤油,规模可达10万吨/年。目前产出的生物航煤在国内多条航线上投用。
看点四:加氢站
作为宁波市首座加氢站,也是浙江省最大加氢母站,该加氢站近年来先后实现氢能通勤车、氢能重卡、氢能城际干线等氢能场景的示范运行,并于2024年6月获得浙江省首张加氢站经营许可证。
参观预约方式: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炼化路187号。
◆开放时间:全年工作日(不定期开放)。
◆预约方式:通过公众号“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发布公告,征集报名。
2
电力行业
国能浙江北仑第一(三)发电有限公司
公司是我国第一个通过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特大型火力发电企业,公司全力打造“风光火储”多能融合互补的清洁高效能源基地,率先完成浙江省规模最大的超低排放改造、最大的封闭煤场改造等。
看点一:智能管控中心
中心内部建有无死角覆盖的5G网络,实现移动终端对高风险作业现场的实时监控,在2023年获得国家能源集团高级智能电站(五星)称号。中心播放的影片《奋进北电》,可让公众全面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发电过程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等内容。
看点二:海堤大坝
在这里,可直观感受全封闭煤场。该煤场设置采用雾炮抑尘系统、红外扫描全自动消防水炮系统、三维成像激光盘煤系统,通过全面自动化实现“煤场不见煤、煤场不见人”。
看点三:码头观景平台
公众在此可以看到北仑电厂“风光火储”多元化发展的全面展现。
参观预约方式: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进港西路66号。
◆开放时间:全年工作日(检修等特殊时段除外),不定期开放。
◆预约方式:团队预约,可拨打电话0574-86869516提前三天预约。
3
钢铁行业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公司是杭钢集团下属杭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首家制定“双碳”行动方案的钢铁企业。先后入选国家“绿色工厂”、浙江省“无废工厂” 等称号,2023年“宁钢体验之旅”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案例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十佳公众参与案例” 。
看点一:高炉出铁场除尘设备
在炼铁车间现场,人们可以看到熔化的铁水迸溅出万朵火花,火花四散,如梨花盛放。
看点二:精轧产线
这里的1780热轧线是国内第一条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热轧宽带钢生产线,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各项经济指标处于行业第一方阵。
看点三:智慧管控中心
作为宁钢生产运营的“指挥调度中枢”,智慧管控中心综合集成了智慧环保、智慧安保、智慧物流、智慧设备、智慧能源五大管控平台。
看点四:水处理参观点
该点位直观展示宁钢中央污水处理、污水深度处理等工艺流程,上百尾鱼儿在透明鱼缸中欢快畅游,展现了工业废水处理的显著成效。
参观预约方式: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临港二路168号。
◆开放时间:全年工作日(检修等特殊时段除外)。
◆预约方式:团队预约,可拨打电话0574-86859121提前三天预约。
4
建材行业
宁波海螺水泥有限公司
公司是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从消纳工业废物取代自然资源到高效覆膜滤袋的迭代更新,从靠泊船只“以电代油”到发展建设太阳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公司为行业发展和节能减排树立了典范。
看点一:码头控制中心展厅
内部陈列有厂区微缩模型、部分近海生物模型、港口地理位置、海洋污染防治内容等。
看点二:码头初期雨水收集系统
该系统投入100余万元对码头初期雨水、雨污水分流进行优化设计、整改,通过流水槽、集水箱、管道泵送至过滤塔和雨水收集池。
看点三:水泥自动包装设备
该设备系统不仅能够优化生产线,还能大幅提高包装效率,降低电耗,做到回收再利用。
参观预约方式: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太河北路1号。
◆开放时间:每月第三周的周二,上午8:30-11:00,下午2:00-4:30。
◆预约方式:团队预约,可拨打电话15824555377提前三天预约。(注:考虑到参观区域流动车辆较多,对12周岁以下儿童暂不开放。)
期待更多新四类
环保设施开放单位“打开大门”
供稿 | 宁波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信息中心
编辑 | 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