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低碳生活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2年度低碳社区试点建设验收结果,方松街道泰晤士小镇成功跻身上海市低碳示范社区行列。

作为一个融合居住、旅游、休闲功能的创意社区,小镇在绿色低碳工作方面亮点频出,人均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10.82%,绿化覆盖率提升至62%,书写了“‘小’镇搭建低碳生活‘大’舞台”的生动样本。


绿色科技点亮创意社区

椅子能充电,雨水能变宝。去年10月投入运行的泰晤士小镇社区低碳示范乐园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游客前来体验。


踩动太阳能健身设备,屏幕立刻亮起,速度和热量数据一目了然;废弃轮胎变身五彩攀爬架,既有趣又环保;踩在太阳能钢琴键上,悦耳音乐随之响起,让人直观感受到太阳能的神奇魅力。“这个低碳乐园真是太有意思了。白天靠太阳能发电,晚上还能储能照明,特别环保。还有那些互动装置和文化墙,不但能学到环保知识,还能动手体验,既实用又好玩。”居民朱女士表示。

自2020年启动低碳示范社区建设以来,小镇各类低碳项目接连“上线”。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系统巧妙利用地下土壤和空气中的能量,为居民提供高效采暖、制冷和热水服务,节能又减排。


太阳能光伏设施也全面“上线”。从光伏凉亭到光伏路灯、光伏座椅,小镇里的每一处光伏设备都像一个“小太阳”,源源不断地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为社区提供稳定的绿色能源,也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低碳生活的便捷与美好。

不仅如此,小镇还建立了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和居民碳排放报告制度,让低碳生活实现了“可视化”管理。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姚丽丽表示:“通过数据化和系统化管理,不仅提升了整体碳管理能力,还让居民在参与低碳生活中更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废物利用打造时尚新潮流

咖啡渣也能大显身手?泰晤士小镇用创意行动“说话”。这里的咖啡渣化身多功能“宝贝”,不仅能当盆栽肥料、猫砂、驱虫剂、除臭剂,还能摇身一变,成为咖啡精油和环保吸管等新潮产品。“每个月我都领几袋咖啡渣回家做肥料,效果特别棒。”居民朱阿姨乐笑着说。


这些不起眼的咖啡渣,原本是小镇众多咖啡馆的“负担”,如今却成了“香饽饽”。据统计,小镇每年回收咖啡渣12吨,利用率高达90%。

此外,小镇还举办“低碳家庭”评选,让低碳榜样的力量“燃”起来。以2023年为例,共有417户居民踊跃参与,最终23户脱颖而出,获得“低碳家庭”称号。这些家庭通过节水节电,每月平均节水1.2吨、节电80度,带动社区整体能耗下降8%。

低碳生活的热潮也点燃了商户的激情。200多家商户成立了“低碳联盟”,大力推广可降解包装,每年减少一次性用品消耗超5万件,同时积极参与绿色积分兑换,为居民提供更多优惠,鼓励大家走上“低碳-受益-再低碳”的良性循环之路。“作为商户,我们也希望经营中少一点环境负担,多一点绿色惊喜。”一名餐饮店负责人如是说。


生态环境焕发无限生机

小镇内分布着蜿蜒的人工河道与湖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东侧的华亭湖。湖面碧波荡漾,绿树环绕。这些水域不仅是居民的休闲乐园,更是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核心枢纽。社区建筑周围精心设计了雨水收集管道,每当下雨,雨水顺势汇入湖泊和河道,经过吸水、蓄水、净水等多道“关卡”,化身为可再利用的珍贵资源。


“减少了市政自来水的使用,感觉这雨水也变成了‘有用的宝贝’。”社区居民李先生笑着说,“而且水质也越来越好,小镇的环境也在‘大变样’。”

为了让居民生活更接近大自然,小镇对公共绿地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罗兰岗小区绿地换上了“新衣”,各类花卉错落有致,草木青翠欲滴。此外,小镇还在建筑墙面、屋顶、阳台等位置进行立体绿化,垂直绿化与屋顶花园相映成趣。


近期,科研团队在小镇二里泾西河发现了濒危水生植物——亚太水蕨。这种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植物被视为环境健康的重要风向标。据悉,这片1公里长、近万株的亚太水蕨群落是松江地区规模最大的种群。这一发现不仅为濒危植物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更是泰晤士小镇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显著提升的结果。

文字、图片:韩海峰

编辑:王红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