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郊外库宾卡“爱国者公园”最古老的装甲车辆——Mark V坦克的故事。



“爱国者公园”内的Mark V坦克。

与二战时期的装甲车辆不同,一战时期的装甲车辆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少见,具备行驶能力的更是极为罕见。由于一战时期的装甲车辆很少见,所以只有非常严肃的理由才能将这样珍贵的展品转移到其他地方,这就意味着你要看它们就只能亲自前往特定的博物馆。

由于多种原因,俄罗斯收藏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装甲车辆不足十辆。此外,它们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关,而是苏俄内战的产物。尤其是坦克,100%都是苏俄红军从侵略者手中缴获的战利品。如果从型号上看,雷诺FT轻型坦克是1919年秋季解放战役的战利品。而本文要介绍的Mark V坦克,也被称为“里卡多”,它是库宾卡试验场原有博物馆现存的两辆一战时期装甲车辆之一。

本文为俄罗斯军事博主尤里·帕肖洛克撰写的介绍文章,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根据档案资料,这辆坦克于1938年来到库宾卡。

沙俄军队很快注意到自己在装甲车辆方面的短板,更不用说自己根本不具备研制和生产坦克的能力。尽管波罗霍夫什奇科夫和列别坚科设计的坦克都是早期的装甲车辆之一,但它们都没有投入批量生产。沙俄在“十月革命”之前就计划生产自己的坦克,甚至还计划为陆军装备仿制的雷诺FT轻型坦克,并已经付诸实施。不过,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白军使用外国干涉军提供的雷诺FT坦克进攻新生的苏俄政权。需要说明的是,白军使用最多的并非雷诺FT坦克。



1941年的档案介绍了这辆坦克的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坦克也得到了发展,只不过发展不如法国坦克那么明显。然而,在两年的战斗中,先后出现了更先进的型号。其中之一就是1918年列装的Mark V坦克。如果算上那些已经投入战场的型号,它成为了“菱形坦克”的巅峰。从外观上看,它与其前身Mark IV坦克类似,但它成为一款更加成功的武器,这一点在内部设计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新型坦克是技术进步的重要一步,后来这影响到它的服役时间。



2006年8月,为这辆珍贵的坦克制作迷彩涂装。

Mark V最突出的技术进步在于它只需要一个人就能驾驶,而以往的型号则需要四个人:一名驾驶员,两名操作机器设备的人员和一名协调行动的指挥官。Mark V坦克配备了一个由沃尔特·戈登·威尔逊(Walter Gordon Wilson)设计的四档行星变速箱,后来这种变速箱成为许多坦克行星变速箱的基础。有了这样的技术进步,Mark V坦克提高了作战性能。



没错,这辆坦克的红星标记都非常特别。

除了新的变速箱之外,Mark V坦克还配备了由哈里·里卡多(Harry Ricardo)发明的新型直列六缸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由发动机专利有限公司(Engine Patents Ltd.)1917年4月开始生产,功率比戴姆勒发动机更大,1250转/分钟的转速下可以产生150马力。发动机产生的烟雾减少了,这对于“菱形坦克”而言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提升,坦克内部不再充满了有毒的烟雾。同时,Mark V的行驶速度提高到7.5千米/小时,看上去并不怎么样,但实际上它比以往型号要快得多。



修理“里卡多”的工作人员。

当然,Mark V坦克还对内部结构进行了改进。首先,车长舱略微扩大,其次,冷却系统的进气口改到车体两侧,靠近车尾的位置。车尾增加了一个小舱口,里面安装一个球形机枪座。此外,机枪型号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安装的是刘易斯机枪,现在安装的是哈奇开斯坦克机枪。Mark V雄性坦克配备四挺机枪,火炮则仍然是Mark IV使用的哈奇开斯6磅(57mm)缩短型坦克炮。



这个迷彩涂装持续使用了10年,直到2016年春才改变。

与早期的菱形坦克一样,Mark V也有两种量产型:配备火炮和机枪的“雄性”和只配备机枪的“雌性”,每种型号的坦克生产200辆。后来又出现了“雌雄同体”型,左侧结构来自“雄性”,右侧结构来自“雌性”。Mark V坦克的生产由维克斯公司旗下的MCCW公司(大都会卡梅尔马车及货车公司,Metropolitan Cammell Carriage & Wagon Company)负责。Mark V首次参战是在1918年7月,但是距离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时日无多。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Mark V的生产任务都没有完成。



库宾卡曾经想将它恢复到作战状态,由于过于古老并没有成功。

白军从外国干涉力量手中接收了约50辆Mark V坦克,白军以其发动机品牌命名为“里卡多”。第一批Mark V坦克于1919年3月抵达俄罗斯,在南方战场使用最为频繁。1919年6月,“里卡多”在突破察里津(后来的斯大林格勒,现在的伏尔加格勒)防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17辆参战的Mark V坦克从数字上看并不算多,但对于战役规模而言,这个数字已经相当可观。不过,在后续的战斗中,“里卡多”的发挥就没有这样亮眼了。



安装的模型火炮。

渐渐地,战局对苏俄红军变得有利,这些英国坦克开始变成红军的战利品。1920年,苏俄红军组建坦克部队,当时将这些缴获坦克分为三类:雷诺FT轻型坦克被称为M型,Mark A和Mark B中型坦克被称为C型,缴获数量最多的Mark V重型坦克被称为B型。1920年夏,第1坦克支队成立,坦克采用艺术家兼摄影师A.M.罗德琴科设计的迷彩涂装。



从内部可以看到车内并没有炮尾。这辆坦克1941年时就没有火炮了。

苏俄内战中,红军共缴获了45辆“里卡多”并将其修复后作为“突破型坦克”重新投入战斗,一度成为红军装甲部队的主力。当然,这些坦克并不是以高机动性而著称,并且与雷诺FT轻型坦克相比,它们的操作难度更大。苏俄内战结束后,这些坦克仍然作为红军的主力装备,还参加过红场阅兵式。1930年,随着苏俄第一种国产坦克T-18(MS-1)开始大批量列装,红军甚至让它与“里卡多”一起参加联合演习。



车体右侧有一个突出结构,安装的是哈奇开斯机枪。

必须指出的是,“里卡多”比雷诺FT及其苏俄仿制型的耐用性更好。1938年菱形坦克共有15辆,而雷诺FT轻型坦克只有2辆。最终,1938年5月31日苏联政府决定,向斯摩棱斯克、沃罗希洛夫格勒(卢甘斯克)、基辅、阿尔汉格尔斯克、顿河畔罗斯托夫、列宁格勒和哈尔科夫等城市,每座城市分配两辆“里卡多”作为纪念碑材料。实际上,只有11辆坦克被运出,扣下的一辆就是本文的主角,它被转交给新建立的库宾卡博物馆,这里陆续运到了一些实验坦克和外国坦克。



在操作性能方面,Mark V明显优于此前的产品。

目前,对这辆“里卡多”坦克的历史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它的生产序列号。车体上有被子弹击中的痕迹(主要集中在后部),意味着这辆坦克就是在战斗中被苏俄红军缴获的。没有1938年这辆坦克抵达库宾卡的状态说明,但是根据1941年4月1日的报告,左侧炮塔就已经没有装甲,火炮丢失。一些发动机零件(如火花塞)也丢失了。根据委员会的指示,在主炮位置安装了一个模型,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那时候做的模型炮。



Mark V坦克的重要改进,车体侧面的冷却空气入口。

由于这种坦克已经落后,不适合改装成防御工事火力点,所以在1941年没有送往前线。库宾卡博物馆以这样的理由留下了“里卡多”和维克斯-卡登-洛伊德M1931两栖坦克。在漫长的时间里,这辆坦克都采用单一绿色涂装。进入21世纪后,由于已故的伊利亚·佩列亚斯拉夫采夫(Ilya Pereyaslavtsev)的努力,这辆坦克被涂成了德国战利品,但德国并没有装备过Mark V坦克。



车体后部可以看到弹痕。

2006年,笔者率领团队为其制作了第1坦克支队的罗德琴科迷彩。此后十年,再没有人修复这辆坦克。2016年4月,它被拉出博物馆,计划恢复其行驶状态,但没有获得成功。维亚切斯拉夫·莱恩(Vyacheslav Len)成功修复了发动机,仍然没有让它动起来。然而,让它静静矗立在这里,就已经完成了所有的使命。



里卡多发动机修复到运行状态,但这辆坦克仍然无法行驶。

目前,这辆坦克收藏在“爱国者公园”1号馆内。履带上的灯带确实看起来很奇怪,但这并不重要。坦克内外都已经修复完成,坦克内部主要结构都被保留了下来,最重要的是,参观者可以通过左侧敞开的车门看到车体内部。同时,参观者可以环绕这辆坦克,看到它的所有角度,不会像以前那样栖身在角落里。



坦克内部整洁一新,甚至还有哈奇开斯机枪。

作为库宾卡坦克博物馆里最古老的展品,这辆“里卡多”在1972年就一直保存在室内,这确实有效保护了它的内部结构。如此珍贵的坦克应当得到这样的保护,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