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1月14日春运首日至2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48亿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2%,创历史同期新高;截至2月3日16时43分,2025年度票房(含预售实时)破100亿……我们从一个又一个以“亿”为单位的数字中,窥见流动的中国生机勃勃,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新新”向荣。
挂灯笼、贴窗花,北京大兴机场装扮一新,春节期间日均航班量同比增长约10%;做漆扇、赏花馍,从上海虹桥开往长治东的G2403次列车办起非遗“春晚”;逛园林、听昆曲,宁沪高速阳澄湖服务区内堪比景区……春运里的中国红红火火,春节里的中国“新”意盎然。从“囧途”悄然化为舒适的“坦途”,有人看到民族复兴的身影在历史的站台上铿然挥手。
春运之变,映衬创新之进。今年春运期间,多架C919首次投入春运,复兴号新成员飞驰原野,新能源车驶上“快充”路……在一架架飞机、一趟趟列车、一辆辆汽车中,每一次上“新”,我们看到的是新质生产力的“崛起”。铁路景德镇北站上线智能引导机器人,帮旅客规划行程;安徽高速公路使用无人机巡查,快速处置交通异常;中国航油为飞机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有效减少约七成二氧化碳排放……更智慧、更高效、更绿色,春运里也有新质生产力,让群众共享科技红利。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人们走出家门,体验各地丰富多彩的年俗年味,尽情感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融的独特魅力。在陕西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一系列新场景、新演艺,用传统与科技交融的沉浸式体验为游客们带来别出心裁的感受;在江苏徐州泉山区七里沟街道举办的春节文化主题活动上,挑选喜爱的福字模板,用浸润过墨的海绵锤小心翼翼地在纸上反复按压,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福”字逐渐成形,游客开心地体验拓福制作流程……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超北美票房成绩位列全球第一。高票房离不开精制作。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从裂空爪掀起风云变色的震撼开篇,到后续山崩地裂般的激烈战斗场景,每一个精心打磨的特效细节,都能看出视效制作所下的功夫。有人说,“电影是艺术表达与价值传递的载体,票房飘红彰显了文化自信与审美提升。”确实,国产电影的崛起,丰富了国内观众的文化生活,也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走得好,玩得好,看得好,关键是发展得好。在新发展阶段,人民改善生活品质的愿望更加强烈,享有更丰富、高品位生活的愿望日益高涨。春运的便捷,让回家路更舒坦;文旅的创新,让“诗和远方”更有魅力;影视的精制作,用光影艺术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可以看到的是,我们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
逐“质”攀“高”满目新,流光“亿”彩中国年,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正昂首阔步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