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孙强,今年34岁,出生在河南一个偏远的农村,家里兄弟姐妹三个,我是老大。

高中毕业后,我没能继续上学,选择外出打工。

头几年在工地上搬砖,后来学了开车,现在在郑州跑网约车。



妻子是我老乡,比我小两岁,结婚时家里条件不好,彩礼凑得勉勉强强,还欠了债,后来我们商量着省吃俭用,总算把日子熬了过来。

现在有一个儿子,今年刚刚四岁,在老家由父母帮忙带着。

这几年,网约车行业不好做,平台抽成高,油钱贵,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我还是咬牙坚持着。



每年腊月,都是我一年里最忙的时候。

大家都想着回家过年,车票难买,不少人愿意多花点钱找顺风车,我也靠这个多挣点,再去置办年货。

去年腊月二十五那天,我接了个顺风单,没想到却因这单生了不少事。

那天,天刚蒙蒙亮,我就出车了。



跑了一上午,接了几单短途的,我正准备回家吃饭,平台上跳出一个长途单,从郑州到平顶山。

我一看,距离老家不远,就接了。

接单的乘客是个中年男人,五十来岁,穿着一件老旧的黑棉袄,手里拎着两个装得鼓鼓囊囊的编织袋。



看到他时,我心里一咯噔,心想这单怕是麻烦事。

他上车后,热情地和我打招呼,一口地道的河南话:“小伙子,我也是咱们那边的人,今天多亏你,不然我还不知道咋回去呢。”

我笑了笑,说:“老乡啊,那巧了,正好顺路。”

路上我们聊了起来,才知道他姓张,家里也在平顶山农村。



这几年在郑州打工,做保安,工资不高,家里还有个上学的女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他说车票实在难买,才想着找个顺风车回家。

他话不少,又是问我老家在哪儿,又是问我跑车挣不挣钱。

我一边开车一边应付着,心里想着早点把人送到目的地就完事。



但事情没我想得那么简单。

路上,他突然问我:“小伙子,你过年回家不?”

“回啊,年都不回,那还像个啥?”我随口答道。

他叹了口气,说:“哎,今年我这回家都不容易,身上也没啥钱,过年还得想着给孩子买新衣服,置年货……”说着,他拍了拍自己的编织袋,“这不,都是我从郑州带回去的东西,省点是一点。”

我听了也没多想,只觉得他日子确实不容易,也没接话。可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口了:“小伙子,你看我这车费,能不能少点?我是真的困难,这一趟给你凑个一百块行不?”

我一愣。

平台上这趟单价是450块,他之前已经付了订金,我还得交平台抽成,这一单到手最多也就300多。

他这么一说,不是让我白跑吗?

我语气有些不太好:“大哥,这个价是平台定的,不是我说了算。我也不容易,腊月天在外面跑车,挣的都是辛苦钱。”

他见我拒绝,脸色有些挂不住,但还是笑着说:“哎呀,老乡嘛,过年了,互相帮衬一下。”

这一路,气氛开始变得尴尬。他不再多话,我也懒得搭理他。好不容易到了平顶山,他看着我,迟疑了几秒,才掏出手机把尾款付了。我松了口气,开车回了家,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没想到,麻烦才刚开始。

回到家没几天,村里竟传起了闲话,说我跑车“见钱眼开”,连老乡都不肯帮,还专宰熟。

起初我不明白,后来才知道是那个张大哥在村口跟人说的。

他回家后,逢人就抱怨,说我见他穷,没良心,硬要收他高价车费。

我气得不行,心想这人怎么这么不讲理?钱是你自己付的,价是平台定的,怎么能赖到我头上?可话已经传开了,我再去解释,谁又肯信?

春节后,我又回郑州接着跑车,但心里一直记着这事,对张大哥也有了怨气。本想着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他,谁知今年腊月,他又找到了我。

前几天,我正在平台上接单,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一开口,我就听出是张大哥:“小伙子,是我,老张啊!你还记得不?”

我心里顿时警觉起来,语气不冷不热地问:“记得,有事吗?”

他在电话那头笑呵呵地说:“哎呀,这不今年又要回家了吗?我想着你车开得稳,人也实在,想问问你今年能不能再捎我一趟?”

我听了这话,差点没气笑了:“张大哥,咱们去年那事还没说清楚呢,你怎么又找上我了?”

他似乎有些尴尬,语气放软了:“小伙子,去年是我不对,回家急了,嘴上也没个把门的,得罪你了。这不,今年想着跟你赔个不是,顺便再搭个顺风车。”

我心里冷笑,觉得这人脸皮真厚,但转念一想,乡里乡亲的,事情闹得太僵也不好,便说:“行吧,多少钱你看平台,别再跟我讨价还价,咱们两清。”

他连声答应,说绝不会再为难我。

腊月二十五,我又见到了张大哥。

他还是那身黑棉袄,编织袋里装满了年货。

上车后,他主动跟我道歉,说去年是他不对,希望我别往心里去。

我听了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他见我不理,又开始跟我聊家常,问我今年挣得咋样,孩子多大了。

我心里对他还是有些防备,但一路上倒也相安无事。

快到平顶山时,他忽然开口问我:“小伙子,你看你跑车这么辛苦,有没有想过换个活儿干?”

我笑了笑,说:“现在做啥都不容易,跑车起码自由些。”

他点点头:“也是。过了年我可能要去南方一个工地上班,那边缺司机,你要是有兴趣,我可以帮你问问。”

这话倒让我有些意外。我看了他一眼,问:“真的?”

他认真地点点头:“当然是真的。咱们老乡嘛,能帮就帮。”

那天把他送到家后,我心里却多了些说不出的滋味。

去年的事让我对他心生芥蒂,但这次见面,他的态度却让我有些释然。

也许他真是个嘴上没把门的人,也许他只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乡下人,日子过得艰难,所以才会有些斤斤计较。

但无论如何,这一次,我选择相信他一次。

生活就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许会有误会,有裂痕,但只要彼此愿意迈出一步,总会有弥补的机会。若是他真能帮我找到新的出路,也许,这就是一种缘分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