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楼市魔幻的一幕发生了:

年轻人,正在疯狂抄底!

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总价不到200万,甚至不到100万的房子,挂出来几天就被卖掉。而这些被抢走的房子有个共同点:

老破小。

谁能想到,嘴上喊着“不结婚、不买房、不生娃”的年轻人,竟然成了这波“抄底潮”的主力军。

越来越多人发现,一些老破小的租金回报率已经超过2.5%,居然跑赢了银行定存利息。抄底的脚步,还在加急进场。

万万没想到,这年头冲进来买房的,是嘴上喊着“不结婚、不买房、不生娃”的年轻人。

更没想到的是,年轻人拯救老破小,而老破小正在拯救萧条的楼市。这股新势力,将带来哪些变化?

1

人人嫌弃的老破小,突然迎来了春天。

去年9月以来,一二线城市楼市迎来一波“成交热”,创下了近年新高。仔细翻阅成交数据,就会发现,“老破小”扛起了楼市反攻的大旗。机构统计显示——

在北京,90平方米以下的二手房成交占比约66.3%,刚需是最中坚的力量

在上海,300万元以内二手房成交占比在6成左右,50-90平方米二手房成交占比超过5成

在广州,市中心老城区6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上车盘,成交势头持续增长

在深圳,总价150万元以下二手房成交占比约6.9%,环比增长4.1个百分点,增幅排名第一

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为老破小打响了翻身仗。谁说这房子老的,这房子可太香了。

中心城区的老破小更是“手快有手慢无”,个别房源1天内“秒售”。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曾被市场嫌弃的“老破小”行情就已经出现了。

贝壳买房成交数据显示,今年3-4月广州成交周期在1个月内的房子,楼龄基本都超过了20年。



稍微犹豫了一点,马上就被抢走了。

有网友惨遭“截胡”:中介给自己推了套119万的老破小,还没来得及去看,当天晚上就被人抢跑了,简直欲哭无泪。



杭州放开限购之后,第一波冲进去抄底的外地人,也瞄准了老破小。

杭州我爱我家公布的4月二手房成交月报显示,杭州市中心“老破小”集体回春。

深圳客户一口气买走12套老破小,一度冲上热搜。

有网友哭笑不得:我在深圳的时候,炒房客蜂拥而至,深圳房价巨贵。现在我回杭州了,怎么在深圳炒房的人,都来杭州了啊!!



深圳人不光在杭州抄底,对自己人也不客气。

据深圳房地产中介协会统计,3月深圳二手房成交中,小于90平方米的房源占总量63.2%,较2月提升2个百分点,在最近7个月中仅次于去年12月。说明老破小正在变得更吃香。

到底是谁在抄底呢?

除了刚刚提到“一口气买12套”的投资客,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特别是独居单身人士。

中指院的一组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23-27岁买房的人数占比从15%从提升至19%,并且从家庭结构上来说,独居买房的占比也提升了4个点。

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在积极分享自己“抄底老破小”的经验,很多都是二三十岁的社会人。

最近Tik Tok 难民涌入小红书,小红书博主“林喜山”分享自己在长沙40平老房子的帖子下面,竟然收获了不少外国网友的评论点赞。



他们中的有些人,把买房到装修再到入住的过程记录下来,凭着出色品位和超强执行力,已经成功转型“家居博主”。

不光房子有了,副业也有了,岂不美哉?

2

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本该是当代年轻人的“经典画像”。

面对老破小,他们为啥突然“开窍”了呢?

看似“一时上头”的背后,他们心里其实门儿清——价格已经到位了。

一线城市的老破小,近几年堪称“自由落体”。动辄跌个20%、30%、40%,甚至腰斩也不罕见。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披露:

一线城市“老破小”类型的二手房价格从2016年初开始拉升,2019年二手房价格泡沫开始不断“吹大”,从20%持续扩大到2021年一季度的历史高点即58%,随后该泡沫持续变小。

到了去年一季度该泡沫仅5%,意味着历时三年时间,一线城市“老破小”二手房价格泡沫基本消除,二手房价格回归健康状态。



“一房一万”统计了近一年上海老破小的相关数据,结果发现:

有7.36万套房子从“200-300万”的价格区间跌到“200万以下”;

超过18万套房子从“300-400万级”跌到“200-300万级”。

也就是说,有超过25万套沪上老破小,跌出了自己原本的“阶层”。

于是乎,躺在出租屋里刷手机的小年轻突然发现:市中心的房子,踮踮脚也够得着了呀!

不搜不知道,越搜越激动。

一线城市的核心区,不光千万豪宅扎堆,居然也有那么多便宜房子!

最新贝壳挂牌数据显示,广州核心四区(天河、越秀、海珠、荔湾)总价200万以内的房子超过1.6万套。

谁能想到,位于广州中心城区,地铁在步行距离,通勤40分钟以内,楼下有菜市场+医院+餐饮店+超市的房子,

总价不到100万就能买到。





遍地10万+的上海内环,竟然也有不到200万的房子,你敢信?

《每日人物》采访了一个案例:

买房之前,朱先生在闵行区租了间一室一厅,每月租金在3500元左右。

他买的这套老破小,楼龄超过35年,位于5楼,41平方米,总价只要100万左右。

刨除首付之后,月供跟租房的租金,竟然不相上下!

毕竟跟房价相比,老破小租金的下跌幅度还是比较有限的。

摘口罩之后,人口回流大城市的趋势很明显。2023年,北上广深的常住人口都恢复了正增长,意味着居住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对租金形成了一定支撑。

特别是大城市核心区,生活配套完善的地铁小区,租金还是很高。

一边是急跌的房价,另一边是相对稳定的租金,二者之间差距越来越小,性价比渐渐显示出来了。

既然买房和租房的成本差不多,为啥不干脆买下来呢?

当然,也有人替他们操心,如果突然没了工作,或者收入下降,房贷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我特意去问了一个卖老破小的朋友。他告诉我,可以把其中一间卧室租出去,招募一个室友“帮自己还贷”。

之前某长租公寓平台被曝出合同上写有“超过40周岁无法租住”,让不少一二线打工人瑟瑟发抖,并且早早开始考虑出路。



某长租公寓App明确规定友家租户不得超过40周岁,来源:央广网记者截图

“老破小”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它毕竟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房子,不用担心某一天被赶走。

一套房子带来的安全感,正是很多漂泊游子所迫切需要的。

3

在市场看来,老破小正在从“垃圾资产”变成“有价值的投资品”。

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从3字头到2字头,如今更是全面进入“1时代”。

要知道,有些超跌的老破小租金回报率能够达到2.5%,个别甚至可以去到3%。明显高于银行定存的利息,因而重新变得有投资价值。

简单算一笔账。

上海内环边上一套总价125万的老破小,租金2500块,年租金3万元。

租金回报率=(月租金*12)/购买房屋总价=(3000*12)/125w=2.4%。

稳稳跑赢存款利息。

可是对年轻人来说,老破小虽然跌了,也要花掉几乎全部积蓄才能上车,还要背上一笔数十年的债务。

这样一笔买卖,真的不是冲动消费吗?

其实没必要太过担心。从前年的“存款特种兵”,到去年的抄底买大A,他们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主意识。

有一条重要的“价值线索”,显然被他们敏锐捕捉到了。

2023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大城市的老房子陆续试点“原拆原建”。据房产博主@真叫卢俊 统计,近两年杨浦、黄浦、静安、徐汇、虹口等拆除重建的老小区项目,数量已经有9个,涉及的居民户数近万户之多。



数据来源:网络及上海各区官方发布,制表:真叫卢俊

比起动辄三四十层、几乎不存在重建可能的新小区,老破小有机会成为“潜力股”。万一能“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呢?

什么样的老破小值得入手,他们心里也有一杆秤。

放在以前,学区房绝对是老破小的“天花板”,是稳居金字塔尖的存在。只要绑定了名校,根本不缺鸡娃的家长踏破门槛。

而现在,不断涌入老破小的年轻人,正在悄悄改变原有的价格体系。

在他们眼里,名校不仅不是优点,而且是赤裸裸的大缺点!

尽管有不少学区老破小跌落神坛,甚至“腰斩”,依然要比普通老破小贵得多。

比如著名的海淀蜂鸟家园小区,对口号称“宇宙第一牛校”的中关村三小,过条斑马线就能走到。

2021年3月,蜂鸟家园有一套43平的房子,成交总价985万,单价22.4万/平。2024年3月,有一套同样面积的房子,以568万的总价成交,单价13.2万/平。房价近乎腰斩。

腰斩之后,坐拥名校学位的学区房,还是高不可攀。



一套房子,首先要解决的是最基础的“居住”问题。

孤身一人在大城市拼搏,养活自己已经很不容易,生娃和鸡娃,那是拥有更高收入和更多存款之后才能考虑的进阶需求。

就像每日人物的一位采访对象所说的:“我一定要赚到很多钱才会考虑要孩子”。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万万没想到,多少调控政策都没能搞定的事情,就这样被一群年轻人实现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