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2年,项羽出生于一个大户人家。
这个大户人家有多大呢?
项羽的祖上“世世为楚将”,项羽的爷爷项燕,是陈胜、吴广起义时,披在身上的虎皮,项羽的叔父项梁,那是反秦义军的大哥大级人物......
出生在这样的人家里,人难免会生出傲娇二气,项羽也不例外,据史书记载,项羽早年可以说是不学无术,而且还曾口出狂言,要取代秦始皇。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项羽跟着项梁,在家乡楚国也扯起了义旗,因为项家在楚国影响力很大,所以项梁很快就召集了一大帮人,最后还混成了的反秦义军的大哥,项羽当时虽然资历不足,但凭借项梁的地位,他在义军中混的也是风生水起。
后来项梁被挂以后,他很快就接替了项梁的位子,然后凭借过人的实力,直接打成了义军的大哥大,当年项羽打秦军的过程,用四个字就能形容,那就是摧枯拉朽,因为整个过程走下来,就像是走了一遍形式那么简单。
秦军败溃之后,唯一对项羽有威胁的人就剩下了刘邦,结果刘邦自认为自己实力不行,也直接向项羽服软了。
本来刘邦服软之后,项羽是有机会当第二个大一统皇帝的,但是项羽却突然停下了一统天下的脚步,急急忙忙的跑回老家楚国去了。
那么项羽当年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有一个成语叫“衣锦夜行”,说的就是项羽当年的事,这个成语背后大体情况,是项羽拿下秦朝的地盘和钱财以后,没有留在易守难攻的关中发展,然后慢慢一统天下,而是急着回楚地。
这时他麾下的一个谋士就来劝他,但是项羽不听,说自己好不容易打胜了仗,也抢到了财物,如果不趁此机会回家乡,那不就是衣锦夜行,没人给他点赞了吗。
这个谋士看劝不动项羽,就私下里说项羽胸无大志,结果项羽知道后,直接就把这个谋士给办了。
项羽回楚地之前,曾分封了诸侯,他自己当然是统领楚地,而楚地周边,则被他分给了他认为的自己人,而把那些功劳大,但关系和他一般或不好的人,分在了更外围。
项羽的这种分法,让很多人都对此不满,有些人甚至还开始公然反对项羽,项羽拳头硬,谁反他就打谁,结果中原地区再次陷入了混乱,刘邦就是趁此机会,杀出了蜀地,开始染指中原。
虽然当时项羽的敌人不少,但是项羽本人很厉害,基本上没输过,就连实力最强,信心最足的刘邦,也不是项羽的对手。
但是刘邦可不是个愣头青,只会跟你硬刚,人家一看硬刚不行,直接就开始玩阴的,不是四处煽风点火,就是挖墙脚玩反间计,结果项羽被调动的片刻不得闲,还把范增等自己人给气跑了,而就在项羽全力应付刘邦时,韩信等人又崛起了。
最后在四面皆敌的情况下,项羽兵败垓下,然后自杀了。
那么当年项羽为什么要自杀,而不是找个地方猥琐发育,然后卷土重来呢?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主观原因,从项羽的个人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项羽是一个很骄傲,很好面的人,再加上他之前没受过什么挫折,算是一路顺风,突然的失败打击,他从心理上根本就无法接受;
第二是客观原因,当年项羽的失败,可不是一场战役的失利,当时他被刘邦打的只剩下了二十多人,至于地盘,那就更不存在了,而刘邦呢,那是从实力不如项羽,发展成实力超越项羽的,而且当时刘邦的地盘已经非常非常大,再加上项羽身边已经没了范增等得力麾下。
可以说项羽当年的处境,比刘备和诸葛亮还差了十万八千里,而刘邦的实力则大约相当于曹操,你说项羽怎么可能还能翻盘。
因此自知翻盘无望,又心防被破的项羽,除了自杀之外,还有第二条路可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