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古老的面具院落舞,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从最初的祭祀祈福,到如今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每一次表演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系列报道《非遗里的年味》今天带你走进白云区,感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蓬莱布依地戏的独特魅力。


蓬莱布依地戏,因村寨名而得名。据传由明朝屯兵时传入,是集“说、唱、跳(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每年春节期间,白云区牛场乡蓬莱村的布依族村民们都会表演地戏,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陈菊平是蓬莱布依地戏表演者之一,从1994年开始学习,至今已有30年。


蓬莱布依地戏表演者 陈菊平:我们现在最老的会跳地戏的人,大约在94、95岁,还有唱的、打乐器的、拿旗子的,我们最多的时候达到45、46人。

一场完整的蓬莱布依地戏表演由9个环节构成。开箱、请神;出兵、点兵;拜山神;拜土地;开财门;搭台跳戏;扫场;收兵、点兵;关箱、吃地戏饭。


蓬莱布依地戏以《杨家将》为主要戏目,演员们头戴精美面具、手持木头刀斧,在舞台上你来我往,一招一式尽显古朴韵味。


蓬莱布依地戏表演者 陈菊平:“杨家将”已经刻到大家每个人心里面,只要听到鼓声、拿起东西,他们都会自然地表演,每个招式、每个动作都不会忘记。

如今,蓬莱布依地戏已从最初的祭祀祖先、祈福驱灾转变为传承传统民族文化、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的作用。



蓬莱布依地戏表演者 陈菊平:我们每年从初九把箱开完就开始跳,每年“六月六”我们也会举行地戏表演,为了不让它流失,每年初九过后我们都会教小孩子跳,希望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记者/齐凤麟 朱小明

编辑/文卓異 责编/陈萌 审核/罗朝一 终审/邹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