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欠了我们家400块大洋,现在我们家有困难,可以还给我们吗?”2015年,一位老人走进孝感市人民政府,拿着一张85年前的欠条,对工作人员说道。
2015年的一天,一位身着黑色棉衣的老人走进孝感市人民政府,老人一进门开口就是要钱,政府的工作人员傻了,政府什么时候欠了个人的钱?
直到老人拿出老旧不堪的欠条后,所有人才恍然大悟,这笔钱,确实是政府欠的。
那是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大量的补给追着共产党一路向南,毛主席为了保存我军的实力,一直暂避锋芒,可国民党追的太紧,我军不得不在各地设伏,阻挡国民党前进的步伐。
这天,红一师接到命令,迅速向孝感方向靠拢,并就地解决补给,解决补给后,迅速展开反击,阻挡敌人的脚步后,回到大部队。
接到命令后,红一师立即奔赴孝感,战士们接连几天不眠不休,到了孝感,大家都疲惫不堪,当地的居民见到一群穿着军装的大兵,都吓的不得了,国民党给他们带来的阴影太大了。
师长看见当地百姓紧闭房门,也只好苦笑一声,他知道,百姓们针对的不是他,是那些凶狠的坏人,百姓紧闭房门,自然就筹措不到粮食,幸好队伍里还携带着一些粮食,为了不打扰百姓,战士
们吃着稀薄的米汤,睡在泥泞的大街。
战士们在孝感待了一天,大家看在眼里,心里也渐渐火起来,这些大兵似乎不是那些坏人,他们不
抢,不砸,只是安静的待在街头。
既然不是坏人,百姓们也就不害怕了,门也打开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师长见此,立即命令部队去乡亲家里买粮食。
粮食不少,钱却不够了,前面也说过,国民党是一直在围剿共产党,我党一直在躲避的路上,自然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人站了出来,不仅筹措到几百块银圆,还为战士们带来了粮食。
这个人就是杨长银,当他看到战士们饿着肚子搬运各样军火的时候,他心疼的不得了,为了筹措银元,他变卖了家里的祖产,并且找到儿子杨文顺,让他找到亲戚借了一大笔钱。
就这样,他把筹措来的400多银元交给了后勤部,后勤部也立即给他打了借条,杨长银看着借条,心里感慨万千,他收起借条,心里并不想着还钱,只是留作纪念罢了。
有了这400银元,军队立即筹措粮食,开始和国民党大战起来,这一战,我军获得大胜。
建国后,这张欠条在杨家一直传承,杨长银去世后,这张借条到了他的孙子杨明荣手里。
这杨明荣就是开头提到的老人,杨明荣其实也不打算要这笔钱,但情势所迫,他的老伴得了重病,
自己是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就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想起了这张借条,无奈,他带着借条找到了政府。
当老人说完事情经过的时候,工作人员立即找到领导,将借条和老人的身份证明都交了上去,经过笔迹鉴别,确认这借条确实是我军的借条。
确认后,政府立即按照银元的价格对照,拨出了4万元交给了杨明荣老人。
杨明荣借过钱,对政府是千恩万谢,在他看来,虽然有借条,但是政府不承认,这笔钱自己也要不到的,可政府在确认借条的真实性后,立即给自己拿了钱,自己的爷爷果然没有跟错对伍。
这张跨越几十年的欠条,牵起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让人感叹,我军自始至终都是人民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