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坝红井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对中国革命史稍稍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苏区时期,为了让干旱缺水的瑞金沙洲坝的群众喝上甘甜的井水,时任中华苏维埃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带着徐特立、傅连璋和十几个警卫战士为群众打下了一口"红井"。现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洲坝的红井,成为红都瑞金最为吸引人的革命遗址。但是,人们所知不多的是,整个"红井工程",从水源选址到对群众的宣传发动,再到毛泽东等人参加劳动的组织,都是由苏维埃政府总务厅厅长赵宝成完成的。

可惜,由于一次工作中的失误,赵宝成受了很重的处分,让他的人生徒增坎坷。

1933年8月,刚刚从上海进入中央苏区不久的中共临时中央决定,在临时中央进入苏区一周年之际,即1934年1月,在瑞金召开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临时中央进入苏区后召开的第一个重要会议,所以,全党上下都非常重视,博古在多次讲话中都强调,一定要搞得喜庆、隆重。为此,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在瑞金沙州坝村兴建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在叶坪村红军广场兴建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亭,并为纪念英勇牺牲的红五军团参谋长赵博生和红三军军长黄公略而分别兴建 "博生堡"和"公略亭",另外,还要将竹木结构的红军检阅台升级改造为砖木结构——时称红都"六大建筑"。毫无疑义,这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当然是总务厅,厅长赵宝成便理所当然地就是这项工作的总指挥。



在敌人的重重围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供应,以及人员组织都只能立足于苏区实际,自己想法。对此,赵宝成也不含糊,立即抽调人员,组建了"全苏大会工程处",任命左祥云为工程处主任,具体负责施工组织,有板有眼地就把工作开展起来了。没有专业的施工队伍,就找来替人夯过土,砌过墙的战士、群众;没有图纸,就请见过"世面",有点美术基础的中革军委政治保卫局局长钱壮飞任建筑设计师,画出几张草图,凭着经验就开工了;没有建筑材料,更简单,自己建窑烧石灰,挑人组建伐木队……;经费,只有10万元,远远不敷使用,但这已是中央政府的最大能力,赵宝成就发动群众购买公债、鼓励捐献……终于克服了工程量大,要求高,工期短的重重困难,按时完成了任务,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但是,工程刚刚开工不久,从当年11月起,中央工农检察部便不断收到干部、群众的检举信,揭发工程处处长左祥云与总务厅事务股股长管永才利用职务之便联手贪污巨额工程款,并经常在一起大吃大喝的罪行,同时还涉及到总务厅厅长赵宝成对管理处处长徐毅疏于管理和监督,导致六大工程在建筑施工中严重浪费,并侵犯群众利益,强迫群众拆房,随意砍伐群众树木等问题。

工农检察部立即组织力量进驻总务厅展开调查。因为赵宝成的总务厅厅长职务是周恩来推荐的,又是在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所以,碍于毛泽东、周恩来的面子,检察组就主要针对总务厅事务股股长徐毅极其以下一些人进行调查。时间过去了好几天,却没有什么效果。毛泽东知道后,甚为不满,专门召集调查组开会"打招呼":"不能因为赵宝成是我的直接部下,就不查了,只要线索涉及到他,就一定要查,而且必须一查到底"。有了"尚方宝剑",调查组的工作积极性十分高涨,案件很快就取得突破性进展,查清了左祥云、徐毅等人的严重问题。左祥云不仅贪污了工程款246.7元,而且,伙同徐毅,为了区区10元钱的利益,两次将"路条"卖给了以做生意为名需要经常进出苏区的敌人探子;更有甚者,风闻工农检察部接到了举报后,左祥云就盗窃了公章,私开好了介绍信,做好了叛逃准备,并盗窃了我军秘密地图,准备作为"见面礼"献给白军……



烈士纪念塔

经过长达四五个小时的开庭审理,以董必武为庭长的临时最高法庭决定判处左祥云死刑和徐毅6年监禁。1934年2月18日,左祥云被执行了枪决。

同时,法庭还指出:赵宝成在其中倒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他在平时的工作中存在着脱离群众的现象,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而且,他作为总务厅厅长、工程的总负责人对总务厅内部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还是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比如,疏于管理,导致总务厅的账目比较混乱,在客观上为左祥云作案提供了便利;同时,赵宝成本人也存在着大手大脚,挥霍浪费的现象……尤为严重的是,当左祥云的贪污情况已基本坐实,毛泽东下令将左祥云先行扣押,听候处理后,总务厅管理处处长徐毅却公然私自放走了左祥云!而赵宝成知道了相关情况后,却听之任之,没有采取措施进行制止。所以,对赵宝成也应该追究责任,决定罚其苦役1年。但是,保留了赵宝成的党籍和军籍。可见,对赵宝成,中央还是当作人民内部矛盾,工作失误处理的。

但这事还是给赵宝成的人生带来了影响。1934年,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央决定赵宝成任兴国县县委书记,继续留在中央苏区,配合同样留下来的中央分局,在当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春,在敌人的围剿中,赵宝成不幸英勇牺牲,年仅33岁。

但是,全国解放后,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民政部门一直没有承认赵宝成的烈士身份。

万般无奈之下,已在丹东参加工作的赵宝成的儿子石毅赶到北京,希望父亲当年的老首长周恩来能证明赵宝成的烈士身份。邓颖超接见了石毅。但是,邓颖超表示,自己和周恩来都能够证明赵宝成在瑞金的革命经历,但由于自己当时在中组部,周恩来当时在中革军委,而赵宝成在苏维埃政府工作,不是一个系统,所以对赵宝成到瑞金后的具体情况就不是太了解,而且,最关键的是,自己和周恩来都对赵宝成的牺牲过程和原因一无所知,所以,让自己和周恩来对赵宝成的烈士身份进行证明就有些为难。



红军检阅台

回到丹东后,石毅还是不甘心,就想,赵宝成是苏区政府的人,而毛泽东是当年苏区政府的主席,他应该最有发言权啊。于是,石毅就在1965年写了一封信,委托邓颖超转交给毛泽东。石毅还随信寄去了赵宝成留在人间的唯一一张照片。

1965年6月29日,邓颖超陪同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118厅会见坦桑尼亚第二副总统卡瓦瓦的夫人率领的坦桑尼亚妇女代表团。会见结束后,邓颖超把石毅的信交给了毛泽东,并简单地说了一下石毅的要求。

这是两个青年男女在公园里约会的照片,时间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仍然比较清晰。毛泽东一眼就认出了其中的男主角就是1933担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总务厅厅长的赵宝成。

但毛泽东看完信件后,也感到为难,其理由和邓颖超的很相似。毛泽东向邓颖超表示,自己的确能够证明赵宝成在瑞金时期的革命经历,这个同志虽然因为工作上的失误受过比较严重的处分,但革命的坚定性和革命积极性都是没得说的,是一个好同志。可自己还不能证明赵宝成的烈士身份。因为,毛泽东不仅不了解赵宝成在到苏区之前的情况,而且,自从长征离开瑞金后,毛泽东也和赵宝成失去了联系,对其牺牲的过程并不清楚,这恰恰是评定烈士的最关键因素。



赵宝成与石澹峰唯一一张存世合影

但是,毛泽东没有简单地一推了之。经过一番思考后,毛泽东在信上批示:赵宝成在瑞金时期是一个革命干部。但因为其革命经历复杂,其烈士身份应由中组部找到相关人员分段对其革命经历和牺牲过程进行证明 。

接到毛泽东的批示后,中央组织部找到邓颖超、康克清、叶剑英、何长工、欧阳钦、赵晶三、张经武、李舜琴等老同志写出了证明材料,又派人到进瑞金地区行了深入调查,终于还原了赵宝成的革命历史。

赵宝成1902年11月出生在素有"三省交汇地,七县旱码头"之称山西五寨县三岔堡一个大户人家。1923年考入北平民国大学后,赵宝成经常聆听李大钊等人的演讲,阅读了许多介绍马列主义的进步书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4年,经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主要成员黄日葵、高君宇的介绍,赵宝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山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负责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机要交通工作。这年暑假,赵宝成回到五寨,创办了"夜光学社"和"五代书社",出刊《夜光》杂志,宣传马列主义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思想。1926年,赵宝成从民国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山西。在太原地下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赵宝成和程子华、薄一波、李舜琴、郝德青等同志一起深入学校、工厂、农村以组织"读书会"、"研究会"、"新学术研究会太原分会"等名义宣传马列主义,传播革命思想,影响了一大批进步青年。



博生堡

"四一二"事变后,阎锡山大肆逮捕、杀害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山西陷入深深的白色恐怖时期。赵宝成以在国民党太原警宪处任秘书的父亲赵世禄为掩护,先后担任中共太原地委组织部长、中共山西省委领导成员和省委组织部长。1928年元旦,因在太原新华舞台借当局举行新年"民众同乐"晚会之际,组织刺杀阎锡山、杨笑天等人的行动失败,赵宝成的身份被暴露。在敌人将赵家团团围住之际,赵宝成急中生智,穿上父亲的长袍,戴上父亲的礼帽,手持文明棍,腋下夹着公文包,扮成父亲的样子扬长而去。赵宝成来到了上海,根据中央指示,他化名赵阁民,和李在唐以开旅馆为掩护,承担党的地下交通工作,并为中央筹集经费和物资。石毅寄给毛泽东的那张照片,就是赵宝成、石澹峰于1929年4月13日在上海虹口公园的合影。

1931年,向忠发、顾顺章被捕叛变后,上海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赵宝成和1927年入党的妻子石澹峰等人根据组织决定撤到了中央苏区。赵宝成对这次前往苏区充满很大的信心,他认为,毛泽东的武装割据思想才是中国革命胜利唯一正确道路。出发到苏区前,赵宝成给同样是共产党员的弟弟赵全璧(解放后曾任西安市副市长)写信,在要赵全壁变卖家中全部良田家产,将收入换成银元送往苏区的同时,花费大量笔墨,对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能有这样的认识,反映了赵宝成的政治站位和思想境界,这在以王明为首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占统治地位的环境中是非常难得的。



公略亭

赵宝成到达红都瑞金后,立即和在北京读书时就已熟悉,现在担任中组部负责人的邓颖超见了面,随后,邓颖超将赵宝成安排在中央工农通讯社任副社长。

1933年2月,根据周恩来提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任命赵宝成为中央人民政府总务厅厅长,于是就有了赵宝成在苏区主持修建"六大建筑"的经历与波折。

组织上把赵宝成牺牲的过程也调查清楚了:主力部队长征后,敌人对苏区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和围剿,党组织几乎被摧毁殆尽,没有群众敢公开帮助红军了,也没有物资来源了,赵宝成所带领的游击队和中央分局的处境都十分艰难,常常吃野果,吃草根,吃皮带,风餐露宿,忍饥挨冻,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最终被几十倍于己的敌人围困在铜钵山地区。在1935年3月的一次突围战斗中,赵宝成与中央分局委员李才莲、瑞西游击司令部司令员刘连标为了掩护部队转移而壮烈牺牲。

真相终于大白。内务部于1966年正式追认赵宝成同志为革命烈士。

号"纤笔如椽"专注国史二十年,竭诚为你揭示历史真相,展示历史画卷。敬请关注与转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