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吃苦,不如找到自己的天赋
不久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话题:“感觉生活撑不下去了,该怎么办?”
一想到工作就累,既抵触又焦虑; 天天埋头苦干,但别人总比自己强; 做事使不上劲,没有动力,每天都像在熬日子; ......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刻苦坚持一定会好的。
但现实的情况是,每天都苦苦挣扎、累得半死,可付出和得到的却往往不成正比。
如果你也感到生活很苦、做事很难,说明你浪费了自己的天赋,走在了别人的赛道上。
在心理学中,天赋并非是少之又少,与生俱来的,而是源于内心的热爱。
比方说你有没有发现,一件喜欢的事和讨厌的事,做起来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看课本时难以集中,可读小说时却能沉浸忘我,短时间掌握长篇剧情毫无压力; 上班时起不来床,可旅游前凌晨5点就已经按耐不住,起身把一切准备妥妥当当。
这是因为,当我们在做喜欢的事时,会进入心流状态,体会到享受其中的快感。
你不需要强迫自己去做什么,内心的渴望就会让你高水平地去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取得成果。
而之所以感觉生活困难,日日负重前行,就是因为始终在克服抵触心理,约束自己去完成目标。
“好苦啊,但为了出人头地,忍忍吧。”于是学习、做事都变成了被迫的任务,容易累,也难以坚持下去。
如果能找到让自己产生热爱的“关键点”,让工作生活的每件事都沉浸其中——
真正释放自己被深埋的天赋潜能,那什么事不能轻松干好呢?
就像武志红老师,无论是熟悉的工作,还是不擅长的任务,甚至是完全陌生的领域,他都“干一行爱一行”,享受做事的乐趣,还会有不可思议的启发。
对此,武老师也表示:
“当你找到热爱,你会发现人生有些苦不必吃,有些事情轻松快乐一点也能做好。”
如何找到热爱,发挥天赋力量?
对很多人来说,光是想找到喜欢的事情,就已经很难了:
“三四十岁了,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这是因为,在现实过多的感受、情绪和情感的重重包围下,「热爱」被压抑在意识深处,我们很难觉察到它。
就像是迷失在内心的一座座“孤岛”,埋藏着名为“天赋”的宝藏,因此心理学中也称之为「天赋小岛」。
它可能生机勃勃、活力四射,蕴含着你肢体表达的渴望&过人的身体力量。 它可能经济发达、科技先进,蕴含着你探索未知的欲望&出众的观察分析能力。
只有拨开云雾,将“小岛”显露出来,才能探索心底的热爱,找到你的天赋所在。
然而,绕过意识层进入潜意识深处,也并非易事。
不同于以往的纯文字形式,我们采用了心理投射技术,选取了系列充满想象图片和场景,作为选项;
能够不被意识左右,将你潜意识具象化,帮助你探寻心底的热爱,找到潜藏其中的潜能。
你意识深处,真正热爱的是什么?
其中潜藏着怎样的天赋优势?
如何使用天赋力量、实现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