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年饭上,众人举杯欢庆。

大年初四,在成都市蒲江县鹤山街道官帽社区,记者看到,场镇街上和乡间公路上,人们提着大包、小包,开心地打着招呼、相互拜年,路上不时可以看到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那是在异乡拼搏的人们回来走亲访友了。

前几天,返乡创业的90后青年黄珊珊刚刚回到官帽社区的老家。正月初四是姑父、姑妈、舅舅、舅妈和表弟们前来走亲戚的时间。头一天,黄珊珊和爸爸妈妈、妹妹一道,将院子收拾干净。一家人起了个大早,杀鸡宰鸭,准备饭菜。

走亲访友拜年贺岁

感觉回到了童年的记忆里

记者看到,黄珊珊的家在官帽社区15社,位于半山腰,一条蜿蜒的乡村公路从家门口经过。房前屋后,是成片的柑橘树,院子里停放着两辆小汽车。屋檐下,挂满了色泽诱人的香肠、腊肉,好一派乡村的年味。

一大早,黄珊珊就和妹妹一起将火红的灯笼挂上院子大门的栅栏。随后又来到客厅大门前贴春联,她站在凳子上,双手稳稳地扶住春联,在妹妹的帮助下,一点一点地调整着位置,目光专注地抚平褶皱,共同完成贴春联这项任务。“贴春联,换新符,希望家里一年都有好运气。”黄珊珊身旁,金色字体闪闪发光,寓意着家庭和睦、吉祥如意。

上午十点过,客人陆续到来,大家都加入帮厨的行列。姑妈添着柴火、妈妈掌勺、妹妹切香肠腊肉、表弟负责炖菜……中午十二点,糖醋排骨、东坡肘子、香肠、腊肉,一盘盘美味的菜品摆上了餐桌,20多人坐了两桌,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时光。

“来,一起碰个杯,祝大家春节快乐!”在黄珊珊父亲的提议下,众人纷纷举杯欢庆。相互敬酒,说着祝福的话语,聊过去一年的收获,说新一年的愿望,一时间欢声笑语响彻整个大院。

“大学毕业后,我曾经供职于全国前20强的房地产企业,做过市场和产品研究负责人,也跑过很多城市。”黄珊珊告诉记者,回到家乡过年,还是觉得这里的年味最浓,感觉自己回到了童年的记忆与亲情的港湾。

柑橘好卖了

回乡创业的信心更足了

吃完团年饭,黄珊珊带着记者去看她家的果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橘叶和白色的果袋,成熟的柑橘挂满枝头,硕大而饱满,空气中弥漫着橘香,田间地头满是丰收的喜悦。

“我们家现在有30多亩柑橘地,除了父母以前种植的,又租了些土地,新栽了小树苗。”黄珊珊一边走,一边告诉记者,年迈的父母体弱多病需要照顾,加上自己对家乡的眷恋,让她在两年前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乡创业,销售家乡的柑橘。

“如今,我主攻电商,一边在村里和村民们一起打包发货,一边自己也做主播,同时也请达人直播带货。”黄珊珊高兴地告诉记者,春节前一周她销售了4000多单,“今年我终于有了盈利,今年是新的一年,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卖得好”,品质很重要。在黄珊珊看来,市场行情上涨和蒲江县近年来持续实施“两个替代”(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工程有很大关系。“相对于传统种植,实施‘两个替代’的特色水果,在果重、可溶性固形物、花青素等各项参数指标上均占优势,这在我们的直播活动中感受特别明显。”

“新年好,珊珊,我们的柑橘供应链也将更加有保障了!”在柑橘地里,黄珊珊遇到春节值班巡逻的官帽社区党委副书记赵艳,她兴奋地带来一个好消息——蒲江县正与邻近的丹棱县洽谈,在丹棱县石桥社区建一座冻库,为两地的柑橘提供保鲜服务。

“太好了,丹棱与我们蒲江田地相连,又都种植柑橘,两地共同发力,一定能将产业做大做强。”黄珊珊信心满满地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