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由空心村旧房屋改造而成的餐厅,一年接待的游客量居然超过了10万人次,然而餐厅创始人何俊杰却说“失败但又很有意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由空心村旧房屋改造而成的连乡别院餐厅。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邓伟明 摄

春节前,记者从阳山县城驱车,沿着连江北上四五公里,来到阳城镇雷公坑村蓬坑村小组,一间名为“连乡别院”的庭院餐厅便出现在眼前。餐厅依山傍水,青砖黛瓦的房间错落有致,犁耙、风柜等旧时物件点缀其中,悠悠乡愁油然而生。

何俊杰告诉记者,早在4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村里这间旧房子无人居住、宅基地常年闲置。村里青壮年很少。

何俊杰是连州市保安镇人,在连州和连南经营多家餐饮店,并且热爱设计。在别人眼中略显荒凉的村庄,却因独特的地理环境让他萌生出改造的念头。“你看,村子背后是107国道,前面是连江,江对岸还有一条公路,可谓是交通便利。而且村子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的房屋很有层次感,未尝不可改造成餐厅。”


由空心村旧房屋改造而成的连乡别院餐厅。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邓伟明 摄

从策划到设计,何俊杰花了两个月,方案修改了一遍又一遍;与村民们谈房屋租赁,他走了一户又一户;往返连州和阳山之间的道路,他跑了一趟又一趟。装修期间,他甚至在村里住了一年半,一砖一瓦、一山一石、一点一滴地去打磨,最终打造出一个以“乡愁”为主线,蕴含“一院一品、一房一景”独特风韵的庭院餐厅。

何俊杰曾做过8年厨师,在他看来,做餐饮要想获得好口碑,菜品是关键。“阳山鸡、烧鹅、河鲜、山羊肉等,都是我们的招牌菜,尤其是我们的特色菜‘油茶全家福’,就是将阳山鸡与瑶家油茶进行的一次融合创新。”此外,“连乡别院”还利用阳山淮山、阳山西洋菜等“土特产”,打造出既有民族风味又有乡土气息的特色菜品,逐步将“土特产”转身变为“金招牌”

菜品上去了,餐厅的环境与服务也不可忽视。“餐厅既然是由泥砖瓦房、宅基地改造而成,设计装修时我特意保留原有的房屋结构和青砖黛瓦特征,还原出阳山六七十年代农村砖瓦房的独特风貌。”何俊杰说,结合农耕和现代元素,他把餐厅的房间以二十四节气命名,还专门设立农耕文化展馆,摆放着收集而来的老物件,唤醒客人曾经的记忆。

“土”味十足的特色菜肴、精致的园林内景、复古的装修风格,“连乡别院”自2022年10月营业以来,一跃成为阳山本地人反复来、外来游客慕名来的好去处,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每月营业收入最高可达39万元。

但是,何俊杰却说,“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开这家餐厅是失败的。”他算了一笔账,“连乡别院”占地总面积6600平方米,总投资超1100万元,每年支付给村民的房屋租金和工作人员的工资超过200万元。“在商言商,本来想着5年能回本,但现在看来估计比较难了,10年甚至20年也不一定。”

自嘲一番后,何俊杰却话锋一转地说道:“可是,我还是觉得,开这间餐厅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回想起自己的投资初衷,固然有扩大生意版图的考虑,但又何尝不是乡村振兴的愿景呢?

一方面他与村民签订了10年的租约,13户村民每年可获得共26万元的租金,闲置的房屋得到活化利用,村里也恢复了人气。何俊杰指着餐厅旁边的一栋房子说,“我租下这里作为员工宿舍后,房主就在县城里买了商品房,每月用我的租金来还房贷,我觉得很欣慰。”同时餐厅还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让不少阳山本地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除此之外,村民自家种植的农产品还满足了餐厅所需食材的要求,村民也可以通过出售特色农产品来增加收入,实现双赢。

另一方面,何俊杰始终认为,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一条村子如果没有产业,没有造血功能,谈何发展?“我不认为自己在做一件很厉害的事,但如果这件事我能做成,为什么不试试呢?何况还有政府的支持。”他说,餐厅营业后,阳城镇政府先后投入了60多万元来优化周边环境,包括道路硬底化、安装路灯、修建停车场;而在项目初期,雷公坑村党组织也主动服务,确保用水用电等基础设施完备,这让他感受到,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想让村子发展得更好。

何俊杰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副字:“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也是他的座右铭。谈及2025年的经营目标,何俊杰笑了笑,“还是想把这里继续做下去,改进一下菜品,拓展一下渠道,争取一年能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清远发布编辑部
来源:新清远 清远日报

采写:黄慧祯

编辑:王玥

校对:李爱华

二审:李诚

三审:钟志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