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颢
德州市市场监管
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
她勤学善研、做事严谨,是同事们眼中的法治“教科书”;她心思缜密、抽丝剥茧,总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准确找到案件突破口,是名副其实的稽查战场“花木兰”;她心系群众、办案利落,是群众眼中的“守护者”……她就是德州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杨玉颢。
稽查战场上的“花木兰”
参加工作28年,她始终坚守在市场监管第一线,从药械稽查、食品稽查,到市场综合执法、法制审核,经历了多个岗位的历练,每一次都能以最短的时间适应新环境,迅速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在稽查岗位上,她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执法嗅觉,成功办理了300余起案件,且无一例被复议或诉讼。在此后各类竞赛活动中崭露头角,蝉联全市食药技能竞赛冠军,三次代表德州参加全省食品药品稽查办案技能竞赛,夺得全省第二届稽查比武个人和团体两项冠军,被原省食药局和省石化工委联合授予“山东省技术标兵”,并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她在稽查工作中注重深挖细掘,从源头上打击违法行为。在一次针对某大型流通企业哄抬物价的案件中,她亲自带队,连续多日奔波在该企业的多个大型超市收集资料、调取物证、询问证人。面对群众反响强烈的严峻形势,她迎难而上,最终成功查处了这起案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法制审核中的“女诸葛”
2018年底,因机构改革,杨玉颢告别了执法一线,转而从事法制及行刑衔接工作。在法制岗位上,杨玉颢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潜心钻研业务,不断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和审核能力。她积极参与各类案件的审核工作,对案件的定性、证据、程序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
2019年,杨玉颢作为全省系统唯一一名执法人员被推荐至国家药监局,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两法两条例”的制修订工作。在京工作期间,她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制修订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出积极贡献,并被国家药监局认定为全国“两法”宣贯优秀讲师,多次赴各地市开展“两法”相关知识讲座。同时,她还注重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推动行刑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她联合市公检法部门组建了全省第一家行刑衔接领域食品药品专家库,并根据需要及时组织专家论证,率先出具了全省首例食品中新型非法添加危害性认定意见,为涉刑案件的办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她的努力下,德州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的法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陈强
滨州市检验检测中心
棉花现场检验室负责人
陈强自1992年以来扎根纤检事业32年,先后12次带领滨州棉花公检团队赴疆工作,累计在疆工作1100余天,完成公检任务70余万吨,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名普通纤检人的奉献之歌。
坚守十二载,旗帜鲜明讲政治,筑牢战斗堡垒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棉花产量占全国90%以上。中国纤监中心每年都会调配全国纤检机构赴疆工作,每次3-6个月,陈强一干就是12年。党建统领,聚势赋能。抓住党建“牛鼻子”,以党建带队建、促发展。成立临时党支部,与仓库方、其他合作机构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先锋引领,践行初心。2022年11月,在新疆疫情暴发、交通熔断、全域静态的情况下,带领团队多地辗转、不畏风险,历经50多个小时抵达阿克苏,及时缓解仓库滞压5000吨棉花待检入库的压力,生动诠释了纤检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奋斗”的精神。
公检五万批,创新突破善作为,彰显市监形象
“棉花虽轻,一丝一缕关系产业发展、市监形象”,陈强始终坚持把棉花公检质量作为最高追求。精益求精无差错。秉承“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作风,统筹数据处理、杂质检验、现场取样等关键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创新提出并推广滨州棉花公检“333工作法”,确保取样的代表性、数据的准确性。累计完成国储棉轮入轮出、期货棉、新疆监管棉等公检任务150余万吨,上传数据5万余批次零失误,检验相符率保持在99%以上。赛练结合强本领。引入滨州市局“雏鹰砺锋”青年干部培养机制,加强公检人员技能培训,把练兵比武融入日常工作。在山东省纤监中心组织的新疆监管棉公检现场“岗位竞赛”活动中,多次获得全省一等奖。
深耕第一线,勇挑重担显担当,服务产业发展
摸实情、建档案。扎根棉花产业发展一线,深入了解棉纺织企业的规模、产品、质量情况,建立企业质量档案,绘制质量提升图谱,坚持“点对点”服务,滨州棉花质量稳步推升。滨州纤检连续5年被原中国纤维检验局评为“全国纤维质量监督先进单位”。优服务、促发展。准确掌握全市企业对进口棉、国产棉的需求,全面了解不同产地棉花的品质特点,为企业配棉提供精准指导。多年来,他牢固树立“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理念,参与各类棉花检验150余万吨,为企业节省检验费超过4000万元,获得企业赞誉好评。
(大众新闻记者 王鹤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