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基 层

新春年货溢出浓浓“邢”味道

“看,清河羊绒围巾配邢白瓷茶具,这年货太绝了!”“我姑娘送的太行山酸枣芽茶,您可一定得尝尝。”“我买了两盆南宫黄韭盆栽,春节可以现吃现割。”……去年农历腊月以来,本地名优特产品在各色年货中突围走俏,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为蛇年春节增添了浓浓的“邢”味道。

“一站购”成年货采买新方式

“以前跑遍全市才能备齐的年礼,现在转个身就配齐了。”1月31日一早,市民张云飞来到邢台好品锦鼎广场店,采购了隆尧贡藕等特色好物。

作为我市重点打造的城市特产会客厅,这个春节,邢台好品备足600余种本地名优特产品,推出“四品”“五福”“六品”“八珍”等伴手礼及核心产品,充分满足顾客需求。其中,“五福”礼盒将羊绒围巾的温暖、邢白瓷的雅致与酸枣仁颈枕的养生巧妙结合,颇受欢迎,日均销售30余箱。


在邢台好品(锦鼎广场店),顾客正在选购特色商品。张蕾摄

“00后偏爱配酸枣芽茶的新中式礼盒,商务客群则倾向于包含邢窑茶具的高端套装。”每天下午,店铺运营经理韩超准时登录智能补货系统,根据提示及时补充货物。

“王女士,您订购的羊绒衫已送达。您可以根据体验进行评价,我们将根据您的意见及时改进服务。”店员张蕾回复了北京顾客王女士的咨询。今年以来,已有220余单“云端孝心”从邢台飞向全国各地,最远一单邢白瓷茶具甚至到达2300公里以外的海南文昌。

在打造特色门店的同时,我市织密年货供应网,在邢台太行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首届太行泉城春节年货大集,共展销水果、米面油、熟食、酸枣等农副产品300余种,帮助市民一站式购齐春节年货。“从剪纸窗花到平乡酥鱼,遛个弯儿的工夫,年货就齐活儿了。”不到半天,市民李爱苏载回满满一后备箱的“战利品”。

太行泉城“暖”礼传四方

1月27日,在清河县经营羊绒企业多年的崔应国特意提早“封箱”生产线,带着最新研发的“蛇年福绒”羊绒礼盒回到陕西子洲老家。“妈,这是送您新款围巾。”崔应国抖开一条青蓝色羊绒围巾。“这哪是围巾,分明是把邢台的山水织进去了。”70岁的老母亲摸着精致的图案不住赞叹。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年夜饭桌上,崔应国用羊绒礼盒取代了酒品。“现在年轻人总说潮品,要我说,清河羊绒才是真潮品。”拿出一条“青韵”羊绒披肩,崔应国向家人介绍这里面融入了太行山脉、泉水的线条图案,展现的是邢台独特的地貌和丰富的水资源。他坦言,选择这款羊绒礼盒是想让家人感知自己在邢台的成长轨迹,同时也希望将这座温暖之城的产业魅力展示给孩子们。

千里之外的杭州跨境电商园区,邢商徐永泽忙着分装年货礼盒。他将早早预订好的南和小米等特产礼盒一一分发给员工,自豪地说:“我们公司江浙的同事多,必须让他们尝尝咱们太行泉城的味道。”

像徐永泽这样的在外邢台人不在少数,他们通过订购“邢字号”产品,既解乡愁,又为家乡品牌代言。从太行板栗到地理标志小米,这些“邢台符号”随着游子的脚步走向全国,成为春节消费热潮中流动的城市名片。

“土宝贝”变身经济新引擎

最美人间烟火处,新春年味正浓时。在南宫市的一条美食街上,一家饺子坊的生意格外红火。店内,新鲜黄韭与九分熟的肉丁搭配制成馅料,包出的黄韭猪肉馅饺子,几乎桌桌必点。

“南宫黄韭口感鲜嫩,具有杀菌作用,吃着健康。过年吃黄韭馅饺子,更是包含了‘家有黄韭,越吃越有’的美好期盼。”当地居民张冬冰的一番话,道出了“土宝贝”黄韭的市场潜力。

南宫黄韭有着几百年的种植历史,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春节前后正是产销旺季。在南宫市丹绿丰韭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关元成算起经济账:每斤黄韭售价超过30元仍供不应求,500多亩流转土地能带动百余人就业,这条致富路有奔头。

数据显示,南宫市去年产出黄韭盆景200万盆、鲜韭3000吨,年产值突破2亿元。借助盆景栽培、预制菜研发、溯源体系建设、农事体验等新思路新模式,黄韭产业不断升级,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在黄韭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市酸枣产业也经历着转型升级的嬗变。“春节期间,我们在古城景区设立的专柜销售火爆,酸枣系列产品供不应求。”2月1日,河北山水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云鸽说。

曾经被视为“铁疙瘩”的野生酸枣,如今成为致富增收的“金豆子”,这得益于邢台太行百里酸枣产业带的规划建设。这一产业带不仅推动了酸枣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更与文旅、康养等产业形成了共生互融的发展格局。

放眼邢台全域,深藏于乡野的“土宝贝”从单一种植到全产业链开发,从初级加工到科技赋能,在三产融合实践中完成华丽蜕变,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作者: 邢台新闻传媒 中心记者 王帅薇

来源:邢台日报

编辑:韩亭亭 范永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