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维修天窗命令下达,广东城际狮岭工建项目部的姜涛在春节期间依然和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检修工作。
作为一名桥隧高级检修师,姜涛所在的桥隧工班负责广清、广州东环城际铁路桥隧、路涵、房建、路外环境等设施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兢兢业业十余年的姜涛已是工班公认的“老大哥”,今年他又主动承担了春节值守的工作。“广清城际北延线去年12月开通,这是首个春运,我还是留下来更放心些,心安之处即为家。”姜涛说道。
冬季昼夜温差大,桥梁钢结构极易发生损伤。1月30日凌晨,随着一声令下,姜涛带着工班开始对广清城际唯一一座钢箱拱桥进行全身“体检”。“嘭、嘭、嘭”的声音回荡在桥面上,为了确认钢构件的状态,姜涛猫着腰,爬梯越过30米高的钢箱拱顶,俯下身子用“检查锤”一下下敲打着高强度螺栓看看是否稳固。在声声响彻夜空的敲击声中除旧岁,是属于桥隧工班独有的新年浪漫。“过年也要给桥梁穿上‘新衣服’。”紧接着,姜涛跟其他同事一起开始给钢结构部分表面裸露的地方除锈、上漆。虽然今年广东的冬天不太冷,但深夜的寒风还是有点刺骨,姜涛搓了搓冻僵的手,继续带领工班紧锣密鼓地在天窗结束前完成整座钢箱拱的检修工作,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除了“桥”当然还有“隧”,与桥梁不同的是,隧道环境较为封闭,高温高湿,即使是在冬季,检修人员也常常只穿一件短袖。隧道的检修是一项要求细致同时又很费时间的工作,其中隧道拱顶检查是姜涛春节“守隧”的重点任务。“拱顶如果出现混凝土掉块、裂缝渗漏水等情况,都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1月31日凌晨,4个小时的作业“天窗点”开始倒计时,姜涛带领工班开始对区间上下行共计600米的隧道进行检修作业。广州东环城际铁路的隧道断面净高约10米,需要搭建三层脚手架才能接近隧道拱顶的检查位置。每次搭建脚手架,姜涛和班组成员都需要花费将近20分钟进行立杆搭设、安装横杆与斜撑、平台搭建等操作,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接下来的隧道敲击检查更是个体力活,姜涛必须长时间仰头抬臂,敲击上千次才能完成“天窗点”的工作量。同时,姜涛还要时刻关注隧道结构是否存在裂纹和渗漏水情况。“只有亲手摸到隧道拱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姜涛一边仔细地检查一边说道。3点40分,姜涛和工班顺利完成了隧道检修任务,“体检”合格的隧道又将迎接新的一天列车安全飞驰而过。
来源|广东城际
文|李志杰
编审|谭膺健、谭竹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