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跟着“桥隧医生”去“体检”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马正俊 吴道洁
1月30日,农历大年初二。0时30分许,西宁工务段高铁路桥车间的马万里和他的同事开始了他们周而复始的工作——桥梁“体检”。
“今天的工作任务是对兰新高铁深沟特大桥进行例行检修。夜间作业时大家要格外留心,一定要注意脚下安全。”出发前,马万里向同行的同事再三叮嘱道。
春运期间,随着高铁列车班次加密,深沟特大桥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刻,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负责桥梁维修工作的马万里和他的同事加大了对其“体检”的频次。
“桥隧维护工作业项目繁杂,十八般武艺都得会。以前在老家爬果树都害怕,现在即便刮大风,我也不再恐慌。”说话间马万里已经从梁端检查梯爬下桥墩,给一起同行的年轻同事做起了安全示范。
看到马万里的现场教学,其余几个同事也分别下到各个桥墩上,按照程序逐一检查各个部位。一个简支箱梁约30米长,在箱梁体内部检查作业时漆黑一片。
“我们要把箱体内的角角落落照个遍,还要用检查锤逐一敲击检查。”工作经验丰富的马万里不时大声提醒身旁的同事。
来到梁端结合处,马万里和工友从狭小的检查孔中钻出,继续对桥梁支座进行检查。支座周边空间狭小,作业用的吊围栏距离桥面只有1米多。
为了不留检查死角,马万里一边屈身,一边抬头,一点一点地挪动身子,厚厚的劳保大衣早已被寒风吹透,鼻孔中呼出的热气瞬间也在眉毛上结成冰花。
今年51岁的马万里是西宁工务段高铁桥隧车间的一名桥隧工,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铁路线路桥隧维护岗位。
因其三年的临床医师学习经历,加之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望、闻、问、切”桥隧检修工作法,是同事心目中值得信赖的“桥隧医生”。
“马师傅,这块儿的螺栓我已经检查完了,麻烦您复查一遍。”00后新工邢羽对自己的工作不够自信。
“我们在检查过程中,不仅要用眼睛查看外表是否有异样,而且要用耳朵倾听检车锤敲击的声是否有异常,还要用手感触检车锤敲击的螺栓是否有松动。”马万里一边检查,一边向邢羽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
不知不觉,马万里和他的同事已作业近2个小时,全长3357.65米的深沟特大桥105个孔箱梁、410个支座、3120颗螺栓顺利完成体检。
日复一日的铁路桥隧维护工作注定是辛苦的、危险的。然而这样的工作,马万里一干就是30年。30年中,他和家人一起过春节的次数屈指可数。
马万里说,一年四季,他和他的同事都在重复着类似的工作,大多时候做的其实都是“无用功”,没有发现任何隐患,但他却说这是他最想得到的结果。因为他们的“无用功”也就意味着他们所守护的铁路桥隧始终是健康安全的。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