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民大会堂的大宴会厅总共可以容纳差不多5000人,招待外宾的重要宴会,就是在这个宴会厅举行的。这篇文章,我就和你简单的聊聊,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人民大会堂吃的国宴是哪些菜肴呢?
正文
国宴的菜肴,主要是以淮扬菜为主,除此之外还汇集了很多菜系,经过很多厨师的改良之后,才形成了如今我们吃到的国宴菜。为了适应外宾的口味,国宴的菜肴主要是以清淡软烂为主,吃起来很嫩滑,还很香脆,基本上能够满足大多数外宾的味蕾。
我们来看看1997年的7月1号,这一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庆祝香港顺利回归的盛大国宴,这次国宴上的菜单有哪些呢?
冷盘、浓汁海鲜、清蒸大虾、草菇绿茶、罐闷牛肉,餐后还有水果和点心。
在夏天的时候以清淡为主,冬天就不一样了,以荤菜为主;国宴使用的菜都是定点特供的,而且在用料方面也是颇有些讲究的。譬如油菜,选用的是三寸半高,叶绿肉肥厚的油菜,不要菜帮,只要中间那三叶的嫩心;再说那道“枸杞炖牛肉”,选用的是还没成年的仔菜牛,选用其身上的五花肉,肋条以外的的肉,得把肋骨肉改成大小都一样的方块,搭配着牛骨,在放入来自甘肃的大枸杞,使用小火慢慢的熬。
这样熬出来的“枸杞炖牛肉”,牛肉特别的酥烂,汤汁也很浓郁。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菜品选料,鱼翅选用的是从南海生产的一级鱼翅,燕窝选用的是泰国生产的官燕,鲍鱼产自大连,对虾来自山东,绵羊来自张家界,还有福建的龙虾,萝卜的选料也是很有考究的,要霜降后的萝卜口感才是最好。
国宴使用的餐具也是很有考究的,每一副餐具都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而且材质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陶器、瓷器、金器、银器、铜器、不锈钢等等。而且每一道菜使用什么样的餐具来摆盘,这些也都是有讲究的。因为是给外宾准备的菜肴,因此也搭配了刀叉,这刀叉使用的是银质,筷子则是使用的象骨。
人民大会堂的国宴用酒,起初喝的是茅台,不过因为这白酒的度数太高,外宾喝了容易上头,因此现在很少喝白酒了。取而代之的是度数更低的啤酒,或者是压根就没有度数的矿泉水。啤酒一般喝的是青岛、五星和北京啤酒,矿泉水是崂山;除此之外,还准备了天津干白葡萄酒、王朝葡萄酒,还有椰子汁、龙井茶等等。
我们再来说说制作国宴菜肴的那些厨师,这些厨师随便一个拎出来都能独当一面。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的精英中选拔而来的,那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了。一般是保持160名的编制,这160个厨师的级别都不一样,从特级、高级到中级都有。厨师的编制是这样的:一个总厨师长,在其下面还设置有4个正副厨师长,分别掌管热餐、冷餐、面点和西餐。
大概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对用工制度进行改革以后,后面再进来的厨师就都实行“劳动合同制”了。根据每个人自己的要求,还有在工作当中的具体表现,最长的可以签至少五年的劳动合同。
我们再来看看国宴的流程:
当外宾们走进宴会厅以后,首先就是乐队演奏欢迎曲。等宾客们落座之后,国宴也就正式开始了。在正式开始之前,要分别演奏两国的国歌,这时候需要全体起立。在场的服务员们也是原地站立,在演奏双方国歌的时候,停止手上的一切工作。
国歌演奏完毕之后,负责上酒的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准备一小杯倒满的酒水,放在一个特制的托盘里,站立在讲台的旁边。等致辞结束后,工作人员需要把提前准备好的酒水递上去,方便主、宾之间在致辞后祝酒之用。负责倒酒的工作人员,还需要随时跟随着,随时准备斟酒。
这国宴通常是在晚上举行的,时间一般是一个半小时左右,有时候也会拉长到两个小时。在整个国宴的过程中,最忙的就是服务人员和后厨的厨师们了。因为每一道菜都是掐着时间上的,一切都按照既定的程序操作,可谓是分秒必争。因为不这样严格控制流程的话,那一定是会出乱子的。你想想,这可是国宴,而且还不是几十个人的国宴,是上百人的国宴,如果没有精心的安排,不掐着时间走,一旦出了乱子,那可是很失外交礼仪的重大事故了。
在外宾们入座之前,需要提前在桌子上摆好冷盘,上菜的顺序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是先上热汤;随后才是上热菜,上热菜也是荤素搭配着来上的。一般来说,上的第一道热茶是最为名贵的一道菜。
热茶通常是三个荤菜一个素菜,上菜的时候,是用一辆小餐车从厨房里推出来,随后服务人员把菜肴端上不同的餐桌。国宴上菜并不是一次就把四道菜全都端上来,而是要等客人们吃完上一道菜以后,专门负责看餐桌的服务员会给你端上新的菜肴。等主菜都吃完以后,再上甜点和水果。
后记
现在,咱们普通人也可以在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时候,吃上一顿国宴菜了。价格也不贵,一份标准的国宴菜单是1200元一个人。吃的时候也不是一次全部上菜,也是等你吃完一道菜以后,服务员才会给你端上新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