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作家梁鸿出版了《梁庄十年》,像是对自己过往十年做出了一次回应和总结。在那十年里,故乡梁庄是她最重要的主题,推出的两部非虚构、两部长篇小说、一部中短篇集皆以此为背景和素材。

在那之后,她开始思考一个新的命题,并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付诸为创作行动。这一次,她把视角倾注在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上,去探知那些成长与教育中的矛盾、纠缠、伤痛和困境。她说,这是她必须要去完成的题目,既是作为一个母亲的激情所在,也是作为一个写作者的责任所在。

目前,她正全身心地投入在写作当中,这个春节恐怕也将因此变得忙碌。她希望这本书能在今年与读者见面,同时带来一些关注和讨论。而接下来,她还会重新回到“梁庄”,那里的人与事仍在发生着变化,一个更新的故乡等待着她继续观察与书写。



作家梁鸿

以下是梁鸿的自述:

对我来说,2024年还是比较重要的一年,因为之前一直想写的东西终于开始着手操作了,跑了很多个城市、乡村去调查、采访,一边调研一边写,已经写了一半了。我还没有跟媒体说过这本书的创作,我不知道会写得怎么样,但它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书写,几乎像是一个终极任务一样。

我的写作和思考方向大部分是跟自己的生命经验相一致的,这是我内在的激情,之前写“梁庄”就是这样。这次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首先也是因为我就是一个母亲,我的孩子也在长大,过程中有很多的困惑、很多的痛苦,同时也看到自己身边的朋友都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精神困境。所以几年前就在琢磨,读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也留意观察青少年心理、情绪方面的一些问题,我特别想去探查一下我们到底在哪里出现了问题。

真正决定要去做这样一个题目是从2022年,当时我觉得这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了,因为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之中,我们70后这一代人在做父母的时候,经常会拿自己的经验去给孩子讲,很多时候往往是无效的,虽然每一代人可能都会经历这种无效,但是在今天这样的状态下,孩子们的情绪和心理尤其是需要社会关注的事情。甚至它不单单是中国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了。

我跟朋友或者哪怕是刚认识的一些人谈到这个事情,每个人都觉得非常重要,值得书写。他们帮助我去寻找采访对象,甚至都不需要寻找,因为就在身边。所以这个过程倒没有那么的艰难,最大的困难在于,当我面对那些孩子的时候,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会被激发起来,当我听到他们的故事的时候,内心会有巨大的心痛感。

在这一年中,我接触了很多被心理、被情绪困扰的孩子,那种痛感是特别大的。而且当一个孩子身处精神困境的时候,家长也不知道怎么办,学校也不知道怎么办,每个人都很沉重、很沮丧、很痛苦。我也找不到一个答案,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只能把每个人心中的那些矛盾点、那些复杂的纠缠写出来。

而另一个困难是,当我处在这样一个巨大漩涡一样的语境之中,我要怎么样去发现、感受、体验它内在的复杂性,我必须去抓住家庭内部那种不易觉察的暗流,抓住那些无形却又非常重要的错过。同时,我毕竟不是在做一个社会学的客观分析,我要写的是我们每天所要面对的东西,以及那些人类情感中最深层的矛盾。

这本书可能到今年七、八月份会出来。我自己还是有很大的期待,我觉得它是写给所有人看的,不只是给家长,也是给所有正在成长中的人,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已经深陷到一个困境之中了。我希望能够引起一些关注和讨论,我们需要反思的我们的观念、我们的理解力、我们的经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文化,因为孩子是我们个人生命中重要的部分,也是人类重要的延续。

等这本书写完,我可能还是会回到“梁庄”的题目,写一个与之前稍微不太一样的东西。对我来说,“梁庄”已经是伴随我成长的、伴随我老去的一个事情,我会终其一生来做它。

作者:徐鹏远(xupengyuan@chinanews.com.cn)

编辑:杨时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