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节,我和爸妈去城里二姑家走亲戚。我们家是农村的,二姑则一直在城里生活,跟我们有些差距。二姑家条件好,房子宽敞,家具讲究,做饭也讲究,一切都显得那么“城里范儿”。每次去她家,我心里既羡慕又有点自卑。
那年去二姑家,桌上堆满了丰盛的菜肴。鸡鸭鱼肉,还有一些我从没见过的食物,尤其是那盘大虾,红彤彤的,光看着就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口。二姑显然知道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没怎么见过城里那些精致的食物,特意在菜肴里安排了这道大虾,想让我们“见识见识”。
我心里有些忐忑,虽然从小吃惯了家里的土菜,但像这种精致的虾,我真没怎么吃过。农村这边,虾不是常见的食材,大家吃得最多的还是自家养的鸡鸭鱼,海鲜基本上接触得少。
那天饭桌上,二姑把虾盘端到我面前,笑着说:“这可是鲜虾,快尝尝,城里的虾和你们村里的可不一样。”
我看了看那盘大虾,心里有点紧张,毕竟我不太清楚该怎么吃,也怕吃得不对不合适。
我拿起了一个虾,小心翼翼地开始剥壳。手上有点湿,我有些笨拙,动作也慢,慢慢的把虾壳剥掉。大家都在聊着家长里短,我感觉有点尴尬,怕吃得不够快,显得不懂事。终于,剥开了一个虾,趁热吃了一口,味道确实很鲜美,肉质嫩滑,我心里高兴了一下,觉得这虾味道确实不一般。
但接下来,我只敢吃了三个。虽然味道好,但我怕自己吃得太多,显得没有教养。再说了,我也不太敢再剥别的虾,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利索。毕竟,跟城里的亲戚在一起,我总感觉自己有点“乡巴佬”的味道,生怕吃得不优雅,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饭桌上,二姑看着我吃了三个虾,突然冷不丁地说了一句:“你这孩子,真是没教养,一共才八只虾,你一个人就造了三。”
她这话一出,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安静了。我愣住了,心里一下子就凉了半截。大家都停下来望着我,二姑似笑非笑地看着我,眼里带着几分不满。
我顿时有些委屈,心里一阵火气。二姑怎么能这么说我呢?我吃得少是因为不想给她添麻烦,谁知道她竟然嫌我没教养。我抬头看了看爸妈,他们似乎也有些不自在,不敢多说话,场面一下子变得有点尴尬。
“二姑,我……我不是故意的……”我低着头,声音有点哽咽,心里有点难过。我知道自己是怕显得太“乡土”,才只吃了几个虾,可她这么一说,我感觉自己完全被看成了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二姑没再说话,只是皱了皱眉头,继续夹菜给别人。我偷偷看了一眼爸妈,见他们低着头没怎么说话,我的眼睛忍不住湿润了。
那天吃饭后的气氛特别尴尬。二姑似乎觉得自己说得没错,继续和大家聊着天,而我却一个人低头吃饭,心里满是委屈和不甘。虽然二姑没再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她那种不屑的眼神,似乎在说我“连吃个饭都不懂规矩”。我没敢再吃更多的虾,也没有心情去再开口说话,只是默默地夹菜吃,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突兀。
饭后,大家开始坐在客厅里闲聊。小孩们在一边玩着手机,大人们喝着茶,二姑和爸妈聊着天,我的心情却越来越沉重。虽然大家表面上没有再提刚才的事,但那种沉默的氛围让我感到特别不舒服。每次我抬头看二姑,她眼里都带着一丝审视,仿佛在看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我在心里默默发誓,以后再也不想去二姑家了。那种被嫌弃的感觉,真是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一向对长辈很尊重,尤其是二姑,我一直觉得她是个很亲切的人,可她那天的一句话让我彻底失望了。我哪怕不懂怎么吃虾,也不应该被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数落。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个小丑,毫无尊严。
回到家后,我不想再和爸妈说话,躺在床上闷闷不乐。爸妈进来时,我故意背对着他们,没理他们。没想到,我妈看到我这样,竟然有些生气,直接开口:“你怎么回事?刚才回来的时候,就那样低着头,好像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二姑说的也没错,你就是太没教养,跟没见过好东西似的,真丢人!”
“妈!”我抬起头,眼睛已经有些红了,“我只是觉得,我没见过这些东西,吃得多一点,她怎么能那么说我呢?”
“我以后不去二姑家了。”我忍不住说出了心里的话,声音有些颤抖,“我觉得她从来没把我当成是一个亲戚,只是觉得我们农村人就是低人一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去过二姑家。
这段往事,成了我心中一个难以愈合的疤痕,但也让我渐渐明白,人与人之间,不是只有外在的规矩和体面才能维系关系,更多的是心与心的理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