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八十一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碧绿山涧里,泉水潺潺,清澈见底;寒冷的山峦间,月华洒下,洁白明亮。默默感悟思索,内心自然能洞察明晰;凝视着空无一物之境,周遭愈发显得静谧安宁。
诗中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描绘出清寒之境,这并非单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是一种对纯粹直观现象的呈现。清寒的景象是我们直接感知到的 “象”,当我们把一切先入为主的概念和判断悬置起来,专注于泉水的清澈、山的清寒与月光的洁白时,便进入了一种纯粹的感知体验。这种清寒之境作为一种修行工夫,是让我们回归到事物本身的状态,在这种纯净的感知中,摆脱世俗的繁杂与喧嚣,让内心也如同这清寒之境一般澄澈,从而为后续更深层次的精神探索奠定基础。
“默知神自明”,默知是一种不依赖语言概念,向内寻求的体悟方式。我们平常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受到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默知是要抛开这些中介,直接去领会存在的本质。当我们进行默知这种修行时,就像是在纯粹意识领域中对自身和世界的本质进行直观洞察。
通过摒弃外界的干扰和杂念,在内心的寂静中,让意识直接与 “神”(清静本心)相契合,从而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深度认知,达到一种 “自明” 的境界。
“观空境逾寂”,观空不只是对空无的观察,而是一种深度的意识活动。我们日常所感知的世界是充满各种对象和意义的,但观空是要打破这种常规认知,将世界看作是一种 “空” 的可能性。在观空的修行中,我们悬置对事物固定的认知和价值判断,让意识处于一种开放和自由的状态。当我们专注于 “空” 这一现象时,会发现周围的环境愈发寂静,这种寂静不是单纯的无声,而是一种超越了一切表象和概念的深度宁静,是对世界本质的一种更深刻的体验,让我们在这种空寂之境中,领悟到存在的真谛。
这首诗给我们呈现寒山之境,回到我们的清静本心,以一种默知的方式,默契寒山之境,寒山之境不从外求,恰在本心的映照下直接呈现出来。
其八十二
我今有一襦,非罗复非绮。
借问作何色,不红亦不紫。
夏天将作衫,冬天将作被。
冬夏递互用,长年只这是。
我如今有一件短上衣,它既不是用绫罗也不是用绸缎制成。有人问它是什么颜色,它既不是红色也不是紫色。夏天的时候把它当作衣衫,冬天的时候把它当作被子。冬天和夏天交替着使用,常年就只有这一件。
其七十九
益者益其精,可名为有益。
易者易其形,是名之有易。
能益复能易,当得上仙籍。
无益复无易,终不免死厄。
其八十
徒劳说三史,浪自看五经。
洎老检黄籍,依前住白丁。
筮遭连蹇卦,生主虚危星。
不及河边树,年年一度青。
其八十一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其八十二
我今有一襦,非罗复非绮。
借问作何色,不红亦不紫。
夏天将作衫,冬天将作被。
冬夏递互用,长年只这是。
喜欢寒山子的朋友,一起参与进来吧。也可以加我的微信(suiyi12598),进群和大家交流啦。
你想参与我们吗?
1、每天读两首诗,并录音打卡,发到群里
2、日日坚持